连日来,一条“宜州市7岁男童深夜开三轮车载醉酒父亲回家”的微博不断被网络“发酵”,全国各地多家媒体赶赴此地,寻找这位“中国好儿子”。1月12日,宜州市交警大队代表官方作回应,还原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针对网络传言,1月7日,记者赴实地进行调查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虽然找到了当初照片拍摄地及照片拍摄者,证实该事件确实发生在此地。但是,多家媒体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并未能联系上当事人。
“好儿子”你到底在哪儿啊正当区、市内多家媒体仍在寻找“好儿子”时。1月12日,网络现出“宜州‘中国好儿子’找到了,年仅6岁,单亲家庭孩子。”的帖子。
网帖内容称,10日晚,网友“宜州三弟”发出几张图,称其在9日晚偶遇该男童,10日当天还成功登门拜访。不过为了避免给男童的生活带来不必要的影响,他已答应该男童及其家人不透露他们的具体地址。
到底事件真相如何1月12日,宜州市交警大队负责人罗大队长在接受本报以及广西电视台、南国早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网传有出入,不论是当初网友发微博中文字,还是现在网友所提及的“后续”报道,都明显出现“问题”。
罗大队长说,“宜州市7岁男童深夜开三轮车载醉酒父亲回家”这条微博在网络上传播后,交警部门不断地接到各地媒体的咨询,并协助参与调查核实此事。1月11日,根据市民提供线索,交警部门找到了当事人,最终整个事件真相大白。
“整个事件根本不像网友传的那样,其实爸爸是个好爸爸,儿子肯定是个好儿子。”罗大队长说,从自己与当事人整个交流过程中得知,该家庭确实是单亲家庭,但家中还有爷爷、奶奶,老人们都还在上班,其父亲很爱自己的儿子,小孩子也很懂事有礼貌,平时小孩子都喜欢与奶奶一起睡。
罗大队长称,11日晚,据当事人陈述称,孩子的实际年龄为6岁2个月,读幼儿园,孩子的父亲是在家喝的酒,并不是网友所说在外喝酒。“1月3日晚,孩子的父亲在家喝了酒,其儿子又闹着找尚未下班的奶奶,于是在从家里出来接奶奶的路途中,父亲放手给儿子开车约几百米远。”
罗大队长说,经过核实,网传小孩子开车来回20多公里确实不符合事实。同时,网友提及父亲去城北朋友那里喝酒。于是小孩子打开车厢尾门,连拖带拉帮父亲爬上车,再扣上尾门,驾车往家赶等情况根本不存在。
“当交警部门找到当事人时,孩子的父亲很惊讶。父亲为此事感到后悔,承诺再也不让孩子开车。”罗大队长说,针对此事,交警部门已经对当事人提出了批评教育。同时,也遵守承诺为当事人保密其家庭情况及住所,当事人不希望因为此事而引发小孩或是家庭有“不良”影响。
记者在交警大队办公室,看到了交警与当事人交流的照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宜州市]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3月20日,刘三姐的故乡宜州市又添新名片: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其“中国长寿之乡”称号,长寿品牌成为该市旅游和经济发展的新资源、新动力。据悉,这是广西第19个“中国长寿之乡”。 【详细】
[宜州市]宜州投入上亿元实施产业扶贫
“4亩蜜橘去年有了收成,基本脱贫了。这得感谢市里推进‘整乡推进’扶贫。”3月18日,宜州市福龙乡村民韦述泗说。据了解,去年该市共投入各类产业扶贫资金1.26亿多元,4万多名贫困群众实现脱 【详细】
宜州洛东楞村屯:甘蔗晒成干蔗 村民心急如焚
甘蔗产业是农民增加收入的“甜蜜事业”,也是我市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2014/2015年榨季,宜州市洛东镇洛东社区楞村屯的蔗农们却开心不起来,因多种因素,他们砍下的甘蔗无法外运,部分已在地头发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蔗农饱尝“甜蜜”的“苦涩”呢?3月13日 【详细】
[宜州市]打造蔗糖产业“排头兵”
“搞集约化经营,一是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二是让甘蔗种植的整个流程,从种到收处于可控状态……”日前,广西日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小雨在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后告诉笔者。该公司是宜州市今年引进的一家专业种植糖料蔗的企业,得益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扶 【详细】
宜州市干部支农闹春耕 农业生产掀高潮
一年之计在于春。宜州市龙头乡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市“两会”精神为契机,立足“早”字,突出“快”字,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支农助农活动,掀起春耕生产新高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