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帮桂林灾区!柿子四毛钱一斤卖不掉 农民一年的辛苦打水漂
导读:入冬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遭遇冬季罕见的暴雨天气,当地多条河流水位破历史记录,并且出现严重洪涝灾害。11月12日13时,漓江、桂江、湘江等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当地尤其是农村地区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
桂林遇历史罕见冬汛,大水围城,群众被困“孤岛”八小时。
11月8日以来,持续的强降雨已导致广西桂林多地相继出现严重洪涝灾害,多处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多条河流水位急速上涨。11月11日,桂林再次普降暴雨,最大雨量达到了258.5毫米。其中平乐县是降雨最为集中地区之一。
11月8日以来,持续的强降雨已导致广西桂林多地相继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水利局副局长廖玉红: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的话,从来没有出现这种的降雨情况,或者是水位情况。
11月13日桂江平乐站超过警戒水位3.13米,是当地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位,时间长达30多个小时。
11月13日桂江平乐站超过警戒水位3.13米,是当地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位。
此后,平乐县依旧阴雨连绵。11月22日,《经济半小时》记者来到了平乐县源头镇平口水库附近,这座水库是平乐县最大的水库,总库容是5960万立方米。随着雨势减小,水位现在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但是这座小桥的栏杆告诉我们,前几天水流异常凶猛。
廖玉红:这个入库侧流站这个堤岸的话,副堤的话,有五六处被冲毁了,大概有几百米被冲毁了,这个挡墙这个地方有也被掏空,堤坝的这个地方也被严重掏空,毁损相当严重这一块。
廖玉红介绍说,暴雨过后,平乐县全县共有85处水利工程受到损坏,其中有23公里渠段遭到不同程度毁损,闸门提防损毁58处。
暴雨过后,平乐县全县共有85处水利工程受到损坏。
暴雨袭来,武警消防官兵也不断接到求救电话。11月11日中午,连续暴雨致使灌江河水暴涨,一艘船在江面上漂流一天到达全州镇邓家埠村时,船只突然熄火无法行走。由于河流十分湍急,船主只能将船用绳子栓在树上固定,8名船员被困在河中央。接到报警后,救援人员利用竹筏慢慢接近被困船只,经过1个多小时的救援,才把8名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连续的降雨也造成了山体滑坡,11月15日上午10点,桂林市阳朔县一处酒店后方山体突然垮塌,两块飞落的巨石砸坏了酒店和民房。
连续的降雨也造成了山体滑坡,两块飞落的巨石砸坏了酒店和民房。
广西阳朔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徐建斌:一个石头大概有二三十吨左右,把一栋两层的楼房砸穿了,并且另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石头,大概有起码有五六十吨,也是把两层的楼房砸穿了以后,再砸到另外一栋楼房的一楼,并且深深地陷到房子里面去了。
11月16日中午11点,兴安县华江瑶族乡侗仁村河水迅速上涨,两名群众被围。由于洪水是从山的两侧流过,被困人员所在的地方已经形成一座孤岛。此时如果河水水位继续升高,孤岛可能很快就会被淹没。
广西兴安县消防中队副中队长易源:因为水流太急了,而且它中间的深度也是没有测量到,上面时不时又有一块突起的大石头,如果你一撞到石头上面就有生命危险了。
最终,救援人员决定用利用绳索进行空中救援。就这样,一道飞跃在河水上空的生命线形成了。被困在“孤岛”长达8小时之久的两名群众成功脱险。
被困在“孤岛”长达8小时之久的两名群众成功脱险。
冬汛气候异常,柿饼无法晾晒,果农饱受损失。
平乐县是柿饼大县,每年这个时候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也是农户们最忙的时候,他们都会起早贪黑抓紧时间摘下柿子晾晒,制作成柿饼销售。可是,这场多年不遇的冬季暴雨,让柿饼的晾晒成了个大问题。
这场多年不遇的冬季暴雨,让柿饼的晾晒成了个大问题。
广西平乐县果农郭玉凤:这些饼质量都是不好了,当烂饼卖的。都是几毛钱了。
郭玉凤说,往年这个时候,她这里的100多个筛子早就都装满了柿饼,每隔几天她就会送到县里的柿饼交易市场去卖,可是现在,前段时间摘下的100多筛柿子晒干后,只剩下这11个筛子了,大概60斤左右的柿饼,而且品相也十分难看,即使卖,也很难卖得上好价钱。
郭玉凤一家6口人种了6亩柿子树。以往每年能收10多万斤的柿子,最终晒制成1万多斤的柿饼。按照每斤柿饼2元多的价格,可以收入2、3万元。
今年上半年,柿子长势良好,郭玉凤满怀信心,希望到年底能卖个好价钱,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10月份气温特别高,11月份又阴雨不断。
郭玉凤:今年是气温条件怪,那个时候气温也很高,气温高我们就晒不成饼了,就会烂。
郭玉凤告诉记者,晒制柿饼有两大条件,一是有充足的阳光,二是有较低的气温。阳光可以使柿子的水分迅速蒸发,而低温条件下,柿子不容易发霉开裂。可是今年的怪天气让柿子的晾晒遇到了大麻烦。
由于天气影响,晒制过程中柿饼不断发霉,郭玉凤不得不把这些柿饼扔掉。
郭玉凤说,往年这个时候,她家树上的柿子早都差不多摘完了,可是今年,自家的树上至今还挂着很多黄澄澄的柿子,而她勉强晾晒出来的柿饼也只卖出去了1000多元钱。
郭玉凤家里的这几亩柿子,现在大半都已经成熟,如果再过10天半个月还不摘下来,就会过了成熟期,这些柿子很快就会掉下来烂掉。
郭玉凤:树上的烂掉了,全是废品,掉到地上去了,自己会掉。
眼下,柿子在树上开裂的越来越多,郭玉凤焦急万分,却毫无办法。一家人为了弥补柿饼的损失,眼下开始忙着制作稻草人,准备拿出去卖。
眼下,柿子在树上开裂的越来越多,郭玉凤一筹莫展。
与郭玉凤相比,作为柿子种植大户,平乐县岩仔村的蒙桂财,损失要大很多。蒙桂财家里一共种植了60亩柿子树,是全家主要的收入来源。今年47岁的蒙桂财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种柿子,至今已经种了30年,可是像今年冬天这样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广西平乐县果农蒙桂财:一般是往年下一点点雨,它时间不长,下几天晴起来了半个月,今年它是下一天落半个月,基本上没有晴这个天气。
蒙桂财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去年这个时候,他已经卖出去2万多斤的柿饼了,可是今年到现在为止,他只晒成了700斤柿饼,而这些柿饼一斤都没有卖出去。
蒙桂财:像今年这个天气晒出来放在这里发霉了,现在不够干,这个不能卖了,这个要丢掉了。
蒙桂财告诉记者,由于持续阴雨,晒柿饼的时间长了很多。今年他已经有5、6千斤的柿饼在晒制过程中因为发霉被扔掉了,眼看着一个个成熟的柿子就这样白白浪费掉,蒙桂财心痛不已。没法子,一直卖柿饼的他开始寻找路子,卖鲜果。
眼看着一个个成熟的柿子就这样白白浪费掉,蒙桂财心痛不已。
蒙桂财:迫不得已,只能卖鲜果,卖鲜果的老板少,收那个人的少,不多。还是卖不掉。
鲜果的需求量十分有限,蒙桂财四处找人,使尽浑身解数到目前为止,也只以4毛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一万多斤鲜柿子,收入4000多元。而在以前,蒙桂财这60亩柿子树可以最终卖出20多万斤柿子,收入几十万元。眼下,除非天气马上好转,否则蒙桂财注定血本无归。
蒙桂财:我60亩成本3万多。
记者:3万多块钱。你预计今年能收入多少钱
蒙桂财:预计最多是收2万块钱。
叶瑞军种了50亩柿子树,与蒙桂财不同,叶瑞军主要是售卖柿子鲜果,连续的雨水也让他的柿子果实质量大打折扣。
广西平乐县果农叶瑞军:像这个树,这个果,这种因为天气影响那个雨水,现在已经形成水纹了,失去了商品价值。
叶瑞军告诉记者,雨水多,柿子不好吃,品相也不好,这样的果子如果摘下来,送到市场上也是卖不掉。他这50亩柿子,每年能产将近20万斤柿子。可是今年到现在,他只卖掉了1万多斤。眼看着柿子成熟季即将过去,而他只能眼睁睁看着柿子在树上慢慢烂掉。
眼看着柿子成熟季即将过去,叶瑞军只能眼睁睁看着柿子在树上慢慢烂掉。
由于成色差,加上山路湿滑,叶瑞军根本不想耗费时间和精力上山采摘运输柿子,因为那样一趟下来,卖出的柿子可能还不够人工成本。
面对连续的阴雨,果农们一筹莫展,柿子收购商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
莫秋军正是果农们急于寻找的老板。今年他收购鲜果的量微乎其微,柿饼的收购量也大大降低。
广西平乐县水果经销商莫秋军:往年这个时候,一般有四五百吨了。
记者:那现在一般才几十吨是吧
莫秋军:没有,也有200多吨了,减半了。
这天并不是果农们赶圩的日子,但是莫秋军还是一大早就来到了这个柿饼交易市场想碰碰运气。偌大的市场里只有零零星星几户卖柿子的农户,而且品相都不太好。
转了半天,莫秋军终于在这一家果农的车前停了下来。这家的柿饼似乎看起来还可以。
莫秋军:多少钱
果农:2块9。
唯一看上的货价格却有点贵,莫秋军打算再看看。可是在市场上转了半天,他再没有找到十分中意的柿饼。莫秋军告诉记者,为了收购到足够多的柿饼,他现在几乎每天都要来市场转两三趟。
尽管军每天都要来市场上转两三次,但是也很难收到中意的柿饼。
莫秋军:现在基本上哪里有圩,就要到哪里去收了。长滩、平乐这些都要去了。去也没有用,都很少货。
尽管军每天都要来市场上转两三次,但是也很难收到中意的柿饼。莫秋军说,外地的经销商已经多次打电话向他催促要货了。
平乐县的柿饼交易市场是国内最大的柿饼集散地。每年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这里几乎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要是在赶圩日,这个大棚以及旁边的地方都会爆满,而现在,这里只有寥寥十几户果农在售卖柿饼,不仅品相差,量也很小。
曾经人来人往的柿饼交易市场,现在果农稀少。
现代烘烤技术推进难,农业生产不能靠天吃饭。
据桂林市平乐县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此次异常天气,果农受灾严重,柿饼产量损失达到8万吨。
广西平乐县农业局刘建林:因为十多天下雨,加上受灾,那么影响了我们的农民,第一个是蔬菜,第二个是水稻,第三个是水果种植的影响。
由于当地冬季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漫长的阴雨天气,因此果农们普遍没有购买过农业保险。为了减少损失,当地政府正在积极想办法,帮助受灾农户。
刘建林:现在政府多方面筹措资金,实际上我们筹措了400多万了。
平乐县农业局刘建林说,为了应对阴雨天气,目前,他们正在向果农推广一种柿饼烘烤技术,以缓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烘烤技术可以让果农不依靠阳光晾晒柿饼,而是使用烤箱直接加工。不过由于这项技术与传统加工方式大不相同,再加上推出时间不久,还不太成熟完善,实际效果有待实践来证明,因此大部分果农并不认可这种技术。即使在阴雨天气下,当地也极少有人使用这种的烤箱。
目前,平乐县农业部门也正在研究引进更多的水果品种,引导果农进行多样化种植,以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1月26日,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桂林的时候,当地依旧天气阴沉,果农们只能继续等待。
半小时观察:农业不能靠天吃饭
这场罕见的冬汛给平乐县的柿饼产业带了严重的灾害。糟糕的天气是这次灾害的罪魁祸首。不过除此之外,也让我们想到乐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提早用烤箱烘烤来替代传统的柿饼晾晒,如果我们多采用一些现代农业技术来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完全有可能大幅降低这场灾害带来的损失。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当地有关部门能够切实将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纳入议事日程。
【帮帮果农!多一次转发 多一条销路!】眼下,柿子在树上开裂的越来越多,果农一筹莫展。如果您有好的销路,请拨打热线:广西平乐县平乐镇郭惠玲 13878358677;平乐县桥亭乡水果站潘学松站长15977366296;平乐县桥亭乡岩仔村民叶瑞军13217837828;蒙桂才13077613395。转发帮忙!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林:启动城市道路“白改黑”工程
为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改善城区交通状况,近期以来,桂林市启动了城市道路“白改黑”工程,即对城市道路原有的水泥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据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人士介绍,一期工程于11月底进场,计划在2个月内完工。 【详细】
广西桂林将迎“一市三高铁枢纽”新格局
记者25日从南宁铁路局获悉:桂林西站将于2016年1月10日正式开通运营。届时,旅游名城广西桂林将形成“桂林、桂林北、桂林西”三个高铁枢纽的“三足鼎立”之势,实现功能科学布局、合理优化,运输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详细】
桂林高新区为电商“充电”
11月12日,桂林国家高新区举办“电子商务创业培训班”。近百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为电商创业“充电”。桂林高新区是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现有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和相关服务企业近300家。 【详细】
[平乐县]特色生态循环农业解码: 产业化种养助农增收
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平乐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强化生产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发展培育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详细】
桂林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推进临桂新区建设
目前,临桂新区已成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重要引擎和突破口。为了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桂林市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用于临苏经济带和临桂新区核心区两大板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在100亿元的项目投资中,桂林市将筹集资本金20亿元,农发行发放贷款80亿元,其中第一期贷款38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