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桂林5月21日电 (赵琳露)广西桂林市兴安县千年古灵渠21日正式启动申遗工作。逾两千名长跑爱好者参加了灵渠古运河马拉松赛,用脚步追溯世界文明的历史。
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建成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通三江,贯五岭,与长城南北呼应,同为世界奇观。历经两千多年的这条古运河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资料图:2012年8月23日,广西兴安县举行灵渠“天下第一陡”开闸启航仪式,感恩开凿灵渠先人,重现秦军开闸启航盛况。中新社发 唐梦宪 摄
当天上午细雨绵绵,来自各地的参赛运动员从灵渠公园起跑,沿着水街、秦城一路感受秦风古韵,线路还途经道观村、马头山、江西坪等古村落,风景旖旎。
在桂林工作三年多的美国小伙Jay Weisbrod此次专程赶来参加半程马拉松赛,他说自己曾带领学生来灵渠参观,留下了深刻印象。“灵渠太美了,我今天来就是享受美景”。
在当天举行的灵渠申遗新征程启动仪式上,中外宾客还在“灵渠申遗路,你我共参与”万人签名活动上签名,齐心助力灵渠“申遗”。
兴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婉秋表示,马拉松与灵渠有着天然的契合,它们都是军事行动的产物,如今,它们又是助力和平与发展的纽带。通过灵渠古运河马拉松赛助力灵渠申遗,可以向全世界展示千古灵渠的魅力、展示兴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生态环境。
早在1988年,灵渠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灵渠已两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2年8月23日,广西兴安县举行灵渠“天下第一陡”开闸启航仪式,感恩开凿灵渠先人,重现秦军开闸启航盛况。图为模拟当年秦代士兵开闸行船情景。中新社发 唐梦宪 摄
作为人类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灵渠伴随而生的古桥、古亭、石刻、水街引人注目,马仔调、贺郎歌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把灵渠沿途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农业产业等进行串联,将打造灵渠全域生态旅游带。
近年来,当地投入上亿元人民币全面修缮了灵渠大小天平坝面,对铧嘴进行恢复性的修复工作,对秦堤进行防渗补漏,对北渠进行风貌修复等;并对秦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还将建立灵渠古代水利保护展示中心。(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兴安:打造灵渠文化旅游基地
秦鼓隆隆、秦舞翩翩、秦乐袅袅、秦歌声声……4月15日,2017年兴安县灵渠秦文化旅游节开幕,专家学者与国内外游客几百人欢聚灵渠边,共享厚重而浓郁的秦文化风情。 【详细】
兴安:灵渠畔举行秦文化旅游节
4月15日,以”风、雅、颂“为主题的兴安灵渠秦文化旅游节在灵渠畔举行。秦风民俗表演、大秦陡军遗族祭祀大典等丰富的民俗展演和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欢聚在此。 【详细】
用花山“申遗”力度和干劲做好文化旅游大文章
“花山是壮族最典型的文化符号,花山‘申遗’凝聚了几代人的不懈追求,历经13年风雨历程。我们将以花山‘申遗’成功为契机,用‘申遗’的力度和干劲,全力以赴做好文化旅游产业这篇大文章。”广西人大代表、中共宁明县委书记刘勇在此间广西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接受记者 【详细】
崇左打造花山大型实景演出 将世界遗产动态演绎
中共广西崇左市委书记刘有明12月12日称,于今年7月成功“申遗”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壮族文化的符号和标杆。崇左市将重磅打造一场以这一世界遗产为背景、集高科技融为一体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全面展示骆越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壮民俗文化。 【详细】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千年智慧照耀现代生活
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文化融入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