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5日 来源:玉林晚报  作者:王耀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老作家何每,一连筹拍三部电视剧

  三部电视剧分别为:《蓝靓春秋》、《何以尚传奇》、《李宗仁走向北伐》  

  何每近照

  何每,一位玉林本土作家,其创作的不少经典文学作品曾在玉林文坛名噪一时。近日,又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何每正在准备电视剧的筹拍工作,而且筹拍的电视剧不是一部,是三部!老作家又一次让人刮目相看。

  老作家筹拍三部电视剧 “这个舞台剧是从我的电视剧本《蓝靓春秋》中抽取其中一段故事编写而成。”何每说,“我还打算把《蓝靓春秋》改编成大型粤剧。”

  《蓝靓春秋》是何每花了一年多时间创作出来的40集大型电视轻喜连续剧。去年该剧在参加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十佳剧本”推介活动中,获入围提名。该剧结构宏大,人物众多,故事错综复杂。年代跨越清末、民国至抗日战争约一百年时间。主要展现桂东南独特产业蓝靓的兴衰过程,反映桂东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城乡面貌、历史变迁、民族关系以及人物命运等。旨在弘扬桂东南人民的创业精神、传统美德、民族友好和爱国情操。

  “这个剧本目前已有影视公司看中,将在今年启动筹拍工作。”何每语气中全是收获的喜悦。

  这时,何每从他的书架上拿下一本他几年前创作的电视剧本《闯宫救海瑞的何以尚》,说:“这个剧本现在已应海南一家影视公司的要求,改为32集的《何以尚传奇》。不久前该影视公司已表达了要尽快启动筹拍工作的意向。”

  何以尚是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的一个历史人物。曾任江西建昌县儒学教谕(官阶为正八品),后入京为户部司务(官阶如前)。曾闯宫救过因上谏嘉靖帝而被捕入狱的海瑞。“把何以尚写成电视剧,不仅可以弘扬何以尚那种刚直不阿、敢于伸张正义的精神,同时还可以提高兴业的知名度。”何每说,“在创作这部电视剧的过程中,得到了玉林市文联及有关领导的支持,并得到了世界何氏宗亲会的鼎力相助。”

  除了《蓝靓春秋》和《何以尚传奇》外,根据何每以前创作的长篇小说《李宗仁在兴业》改编成的30集电视连续剧《李宗仁走向北伐》自治区统战部已经召开研讨会,组织专家给剧本提出了修改意见。何每也已根据专家的意见对剧本作出了修改,目前电视剧已进入筹拍阶段。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何每是玉林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一名老作家,当年,他的长篇小说《梦萦碎琴楼》和《琴韵剑影》分别在《玉林日报》和《玉林晚报》连载,一下子让他成为了当时玉林最引人关注的作家之一。

  许多读者可能都不知道,何每的文化程度只是小学毕业,而他在作品中展示的深厚的古文功底却折服了不少读者。据了解,小时候由于家里穷,何每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但是上不了学却挡不住他那颗爱读书的心,他一有空就挖地三尺去找书看。家里的看完了去找邻居借,邻居的看完了找朋友借。要是哪天读不上书,他会感到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完。

  1972年,才露锋芒的他终于拿起笔,直抒胸中久藏之才。不久,他的处女作、一首名为《窗前夜话》的诗歌即发表在当时的《玉林文艺》上,向玉林文坛宣告了他的到来。接着,短篇小说《阿七哥》发表于《郁州》,中篇小说《洪门四杰》发表于《金田》等,他用自己不俗的成绩在玉林文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这期间他还写了大量的小戏、舞台剧等。1975年,因写作成绩突出,他被召进了玉林县民兵革命故事创作组,并创作了一大批在玉林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作品。除了《李宗仁兴业传奇》、《梦萦碎琴楼》、《琴韵剑影》等长篇小说陆续脱稿外,还创作了地方戏剧《塔影神鱼》、《打醋缸》、《长恨碑》等,其中《长恨碑》还获得了全国小戏汇演剧本创作突出贡献奖。

  退而不休,为兴业的文化发展贡献余热

  何每从兴业县文联退休后,依然一直站在文艺创作的第一线。除了继续修改原来创作的影视剧本外,去年他还参与编写《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兴业卷)》,深入第一线搜集素材,并撰写了大量的稿件。同时,出于培养文学人才的考虑,他还应兴业文联之请,重出江湖创办《兴业文艺》杂志,并亲任副主编,继续为兴业的文艺事业贡献余热。

  今年,兴业县文联决定投入力量,发掘编写出版全县民间故事选集,并任命何每为执行编辑。“这是一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实施保护、发展及利用的工程,我将不遗余力去做好这件事情。”何每说。除此之外,兴业县文联近期还将组织得力干将撰写一部桂东南起义的长篇小说,何每也将参与到这部小说的创作。目前,何每还为兴业县一些有当选历史名村潜质的村落整理材料,准备向上申报历史名村。“兴业很多村落都保存着一定数量的文物,有的村落则保存着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传统建筑物、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何每说,这些村落都很有保护价值,他希望自己能为保护这些文物古迹作出一点贡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