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曾铁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村官”级别低、任务重、待遇差,很多人不愿意干。10月初,记者在平果市采访时却发现,“村官”成了“香饽饽”。全县181个村(社区)“两委”班子中,有160名大专以上文化者、167名经济能人,基本做到每个行政村均有一名大专以上文化干部、一名以上经济能人、一名35岁以下干部和一名妇女干部。

  据悉,平果约2/3行政村地处大石山区,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普遍存在村干部后备人选不足、老中青干部“青黄不接”现象,约1/3的村缺乏妇女干部,不得不由男村干承担妇女主任角色,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为吸引优秀人才做“村官”,该县提高工资补助,以优厚待遇引才。从今年8月起,村定工干部和离任村干每人每月工资提高100元,村定工干部人均月收入达857元;离任村干待遇最高达300元,最低也有180元;半定工干部每人每月500元。同时为村定工干部、半定工干部、村组干、离任村干每人每年缴纳50元保险补助费,确保村干病有所医。提高村办公经费,从今年起,村级组织办公经费由原来每年5000元增加到1万元。

  拓宽选人渠道,以宽松政策纳才。该县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农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加强宣传引导,主动上门做思想工作,不拘一格纳贤才。榜圩镇永旺村村民韦丽葵原在广东与人合资建立小型编织厂,年收入3-5万元。当从镇干部处了解到县里的政策后,她当场表示愿意回来参加竞选该村妇代会主任一职。

  加强财务审计,以清明政治留才。由各乡镇党委、政府组织专门工作队对各村(社区)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清理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审计中发现的财务问题,各乡镇及时督促解决。

  提供政治出路,以发展前景励才。鼓励经济能人和大学生村官通过公推直选、竞职演讲等方式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对于刚参加工作没有竞聘进入村“两委”的大学生村官,安排其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或村民委主任助理,提前加任务压担子,助其成长成才。出台优惠政策,规定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满3年可以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任党支书或主任满2年可以参加公开选拔。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