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 品质难保证 产业链缩水
5月份是“三那”(那丽镇、那彭镇、那西镇)的瓜皮市场最火爆的时候。往往凌晨4时,种植黄瓜的村民们通过各种交通工具,运来自己腌制的“瓜胚”(加工成瓜皮前腌制的黄瓜半成品)前来销售。当出现品相较“靓”的瓜胚时,一些钦州本地的黄瓜皮加工厂商以及钦州、东兴、合浦等各大市场的小贩,会“一拥而上”。
“原料很难抢。”肖群在收购旺季时,每天要为工厂采购1.5万~5万斤瓜胚,但瓜胚的质量不一成了他十分头疼的问题。“以前大家用四五斤黄瓜制作一斤瓜胚,现在是两斤不到的黄瓜就可以腌制出一斤瓜胚,瓜胚的质量普遍下降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工厂在采购环节面临挑选的困难,影响最终成品黄瓜皮的品质”。
何大福则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和黄瓜种植户联系较为松散,未形成完整的企业订单,也没有统一的腌制瓜胚规范,导致瓜胚的质量不一。
肖群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今年他投入60万~70万元采购设备加工瓜胚,并与百户农民签订了“保价”协议,以约定价格向种植户直接采购鲜黄瓜加工瓜胚。
当初肖群会选择黄瓜皮加工这一行业,是因为看到黄瓜皮在钦州的酒店里受到外地游客的欢迎。2003年,肖群建立广西钦州市广泰食品厂,在经历了2005~2010年供不应求的“蜜月期”后,他遭遇了黄瓜皮市场份额的急剧萎缩,“如公司在区外的瓜皮销售额,从之前700万缩水到今年的70万,跌幅很大”。
据统计,目前钦州黄瓜皮登记在册的企业有19家,这和2003年前后几十家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吴再强告诉记者,实际上目前大型专业的黄瓜皮加工厂只有4~5家,其他都是兼做黄瓜皮和其他食品加工,“黄瓜皮产品价格涨不上去,市场也打不开,不少加工厂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钦州: 打造“海上丝路”新驿站 发展外向型经济
2014年8月28日,钦州保税港区二三期通过正式验收,实现全面运营,不仅为今后的发展拓阔了空间,而且有利于保税港区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及与毗邻区域协调发展,共同打造未来的北部湾自由贸易港区,全面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详细】
钦州港加快农民永久回建房建设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管委把农民永久回建房建设作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之首,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多举措全力推进农民永久回建房建设。 【详细】
钦州蝉联“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
近期,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举行“2014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暨香港下半年经济预测新闻发布会”,钦州入选“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至今,该市已连续6年荣膺“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进一步提升了知名度、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让更多商家企业和各界人士了解钦州、走 【详细】
南宁钦州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以来,我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近日,记者前往南宁市和钦州市,深入了解两地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情况。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