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0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山 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广西的“粉”丝们迎来了味蕾的全新体验——糙米粉不施粉黛地端上了广西人的餐桌。糙米粉“诞生”的巨大社会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米粉生产技术的革新,而且肩负着广西主食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使命。广西人一天能吃掉2500吨米粉,假如全部采用糙米加工,每年可节约稻谷4.9万吨,以每亩700公斤产量计算的话,相当于节约了7万亩耕地的粮食产量。米粉有着如此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从经济学意义上说,意味着广西通过糙米粉加工的产业化、规模化,可以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广西米粉历史悠久,自秦始皇统一百越之后,就有了这种以大米为原料、形状为条状或丝状的“米粉”。广西人的米粉情结经过千百年的演绎,已经催生出独特的米粉文化,“一日无米粉不欢”成为很多广西人的生活写照。因此,将米粉称之为广西老百姓的“刚需”毫不为过。既是“刚需”,就属于涨不涨价老百姓都需要消费的产品。因此,米粉与民生关系极其密切,米粉的安全、营养与广西的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糙米粉的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微量元素等含量较传统米粉要高,对于以米粉为主食的广西人而言,接受了糙米粉意味着每天能摄入更多的稻谷精华,而严格的标准化生产则守护了舌尖上的安全。安全、营养、可口、经济的宗旨,注定了糙米粉的问世乃是惠民生、接地气的“广西制造”,善莫大焉!

  小米粉做大文章。目前在南宁开设的粉店有6000多家。而生意最好的老友粉店全天24小时营业,每天能售出近3000碗米粉,由米粉产生的现金流相当可观。广西的天等人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已经开了超过2000家“桂林米粉”店,天等县一年仅米粉的收入就是10亿多元,在带动当地劳动力输出的同时,也输出了广西的米粉文化。当前要将广西的米粉产业做大、产业链做全,就要在需求刺激上做文章。糙米粉正是在新的产业升级上对需求刺激的尝试,这篇文章做好了,广西主食产业内生性的动力将会大大增强。

  千颂伊一句“下雪的时候就要吃炸鸡和啤酒”,引爆了啤酒市场。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也验证了传统文化一经升华还是那么富有生命力。一招鲜,吃遍天。完全可以相信,糙米粉在对米粉工艺流程、质量标准乃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嬗变之后,无疑将广西具有千年历史的米粉文化进行品质的升华。由此,糙米繁育出精品,糙米也会唱“山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