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来源:新浪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走在广西的大街小巷,看到最多的美食店应该就是米粉店了,有很多米粉店都是开了十几二十年的,为广大百姓所认可,一到固定时间基本都是人满为患。作为一个广西人,嗦粉是一件人生大事!但是广西最出名的这些米粉,你都吃过吗?

  【鸡肉粉】  

越南鸡肉粉 

  广西与越南毗邻,因此越南鸡肉粉在广西并不陌生。鸡肉粉是细扁粉,虽然看上去简单清淡,与常吃的老友粉、螺蛳粉相比确实是小清新到了极点,但闻起来带有浓浓的鸡肉香味和大骨汤的香味。吃粉时加入新鲜的青柠檬汁,一丝丝酸甜混合着鲜嫩鸡肉,吃起来清清爽爽,让人欲罢不能。

 

  【螺蛳粉】  

味道浓厚的螺蛳粉

  螺蛳粉除了鲜、酸、爽、烫,辣味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它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外地人可能不习惯螺蛳粉汤辣和腥的味道,而这恰恰是螺蛳粉最大的特色。精心熬制的螺蛳汤具有清而不淡、麻而不燥、辣而不火、香而不腻的独特风味。

 

  【烧鸭粉】  

色香味俱全的烧鸭粉

  很久以前在岭南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广州吃烧鹅,南宁吃烧鸭。一碗香气四溢的烤鸭腿粉,配上黄豆、酸黄瓜、酸豆角、青菜、米粉,再倒入一瓢清汤。先品汤,再尝一口淋上特制酱汁的烧鸭腿,烧鸭与粉一起吃,鸭皮烤的很香脆,鸭肉鲜嫩多汁。若觉得烧鸭腿太过油腻,可以吃配上的酸黄、酸豆角,生津解腻。

 

  【卷筒粉】  

卷筒粉

  卷筒粉并非是广西本土小吃,而是由一些越南华侨带回的一种越南小吃,因为其口味得到了很多广西人的认可,于是在广西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久而久之就融入了不少广西本土的东西在里面。卷筒粉最流行的城市当数南宁了,卖小吃的地方或者夜市通常都会有一两家出售卷筒粉的,当然也有不少米粉店也在兼营卷筒粉的生意,可见卷筒粉的受欢迎程度。

 

  【老友粉】  

酸辣够味的老友粉

  老友粉是广西南宁的本土美食,于2007年入选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为广西“三大米粉”。南宁人认为酸辣可口的老友粉夏天吃着开胃,冬天吃着驱寒。老友粉是当地没有阶层分化的小吃代表,非常具有民生气质。这种粉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酸和辣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南宁小吃的独特风味之一。

 

  【宾阳酸粉】  

清爽开胃的宾阳酸粉

  酸粉是广西宾阳县的传统名小吃,其产生历史久远。宾阳酸粉作为爽口消暑的夏日食品,以其特有的嫩滑、酸甜可口、香脆诱人而闻名遐迩。酸粉是一种凉拌粉,把酸甜的酱水拌到蒸粉托里,加以红烧肉、腊牛肉巴、油炸肉、生辣椒等佐料,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粉便呈现在你的眼前。

 

  【生榨米粉】  

风味独特的生榨米粉

  生榨米粉是壮族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物,其中又以广西的最为出名。生榨米粉以软、滑、香,还有与众不同的微酸而闻名。据说,这种微酸的形成并非加入食用酸醋,而是加工米粉过程中由于产生了一种能助食物消化的酵母菌的作用后自然形成的,是米粉本身的味道,吃生榨米粉就要吃这种“馊味”,那才正宗。

 

  【桂林米粉】  

咸香鲜美的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历史悠久的小吃,传说讲了好多年,谁也不清楚,也没有几个人去考证它。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桂林米粉的制作最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

 

  【红油米粉】  

味道浓郁的红油米粉

  红油米粉,便是将米粉榨出后,再将米粉泡在冷水里,接着取适量在开水里烫上几秒种不等,加入早已准备好的鲜汤,最后加上适当红油就可以了。作为全州特产,只要是全州人谁都不会不怀念全州红油米粉的香辣,外地游子对她的钟情尤甚,不知觉中,红油米粉已成了一种思乡的象征。

 

  【牛巴粉】  

味道香美的牛巴粉

  在广西玉林,“牛巴”是一种十分难得的传统美食,说它难得一是它的制作不易,二是因其味美而非常畅销。因于“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在今天,玉林人仍喜欢用“牛巴”来招待客人,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极其尊重。结婚等喜庆日子,当地人更以聚餐共品“玉林牛巴”这最高享受。

 

  【猪脚粉】  

猪脚粉

  钦州猪脚粉是广西钦州名气最大的传统名小吃之一,猪脚粉是钦州名气最大的名小吃,也是钦州的招牌美食。钦州猪脚粉选当地特有的上好米粉或河粉,配以调制好的熟猪脚,加入多种佐料而成。把猪脚细净斩件,配于八角、桂皮等料烹制,食用时,一碗汤粉加一块油得发亮的猪脚,配一小碟的辣椒酱。让众食客纷纷大快朵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