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白民间,过年有“打糍粑”的习俗,糯米糍粑不仅是地地道道的客家美食,也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缩影。
过去,客家人都会在春播时节种植一小部分糯谷,收获的糯谷一般不会外售,而是好好收藏起来,过年时才用来打糍粑。糯米,在客家人过年的食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过年“打糍粑”,寓意为喜庆、团圆、丰收。
“家家户户‘打糍粑’是这一带的年俗,过去‘打糍粑’是人工舂打,工序比较复杂,挺费人工的,现在孩子们都出外打工了,人手不足,只能改用机打糍粑,省事多了,口感也差不多。”博白县亚山镇四维村大门口屯村民老覃说。
老覃告诉记者,这一带客家人“打糍粑”传统方法很有特色,蒸煮糯米是“打糍粑”的第一道工序,糯米洗净后,放入一个特制的木桶内,添加适量的苏打水,盖上桶盖,放在大灶里蒸煮四个多小时,待糯米完全蒸熟后,倒入一个石窝里用槌反复舂打,直至舂成一个大饼时,然后用手制作成一个个糍粑饼,“打糍粑”基本完成。
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将事先准备好的熟芝麻拌上白糖的调料端上,将糍粑蘸上芝麻糖,咬上一口,那种糯米的香气和芝麻的香甜,让人久久回味。
在博白龙潭、大坝、松旺一带,糍粑又有另外一种制作方法。当地的客家人将糯米用水浸泡半天以上,晾干爽之后放在石臼里面,用大木槌等工具舂烂至粉状。舂好了糯米粉后,将所得糯米粉用适量的温水搅拌,揉搓成一个个巴掌大的坯,用手制作成饼状或团状,置入烧沸的水里煮熟透为止,然后捞出揉搓,手工捏成一个个糯米糍粑,形状有圆形的、月亮形的,食法不一,以咸、甜为主,咸糍粑的馅料有猪肉、大蒜、虾米、笋干、木耳等,甜糍粑的馅料有为烤花生、芝麻、黄糖等。最后在捏好的糍粑外表抹上食用蜡,这样既不粘手又显得光洁滑亮。
一些喜爱甜食的客家人还直接将煮熟透的糯米粉坯置入煮沸的黄糖油中,搅匀后置入器皿制作成“大籺”,也叫大年糕,大的可达数十斤,小的有几斤,或捏成一个小饼状,用粽叶等包成“糖籺子”。
糍粑是客家人过年走亲戚的传统礼品之一。春节期间,客家人都会带上自家的糍粑走亲戚,吃过大鱼大肉后,主人都会取出自家的糍粑,切片煎炸成精美茶点,陪着客人一起喝茶品尝糍粑。客人回家时,主人还会依着约定俗成的规矩悄悄地用自家的糍粑装满客人的礼担,以示有来有往。
每年春节过后时,母亲们总是在行囊里给出外求学或打工的孩子放上一包糍粑,糍粑代表的是母亲的关爱和殷切的期望。对于任何一个客家人来说,无论走到哪里,只要闻到糍粑香,都会感到特别亲切和自豪,这一刻,糍粑已是一种浓浓的乡情。(记者张武军 覃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博白县四家领导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助力生态乡村建设
2月14日,春节长假后上班的第一天,博白县四家班子领导来到该县新建成的博白县博白镇第六小学新校区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以实际行动履行全民植树义务,拉开了博白县2016年植树造林活动的序幕。当天该县各镇、机关同时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 【详细】
[博白县]“三道防线”抗冻保农业
连日来,面对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博白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筑起了一道道农作物防寒抗冻屏障。 【详细】
[博白县]“三道防线”抗冻保农业
连日来,面对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博白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筑起了一道道农作物防寒抗冻屏障。 【详细】
博白首家企业登陆“新三板”
近日,位于博白县城东工业园区的广西桂牛水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挂牌仪式,正式成为该县第一家正式挂牌“新三板”的本土企业,开创了该县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先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