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走来,面对这斑斓繁杂的世界,你并不羡慕别人血统的高贵,更不哀叹自己出身的贫寒,也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你有你自己的骄傲——勤奋、坚毅、纯朴,永远保持着你的谦逊和自信。
——摘自大学毕业时班主任庞希云老师给黄品优的赠言
他是个幸运的人,高中毕业时惊险地踏入大学;他是个敢想敢做的人,学文学却从事了十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常先斩后奏地做一些出人意料的大策划,并给报社带来很大的收益;他又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为了坚持心中的追求,不惜放弃金饭碗,苦心摸索开创出一片全新的事业天地;他还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在他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有人愿意拉他一把,总有人愿意与他患难与共。
他的人生充满跳跃、充满挑战,每一步都走得艰难和曲折,结果却都“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水到渠成。他就是广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91届优秀毕业生黄品优。求学:敢想敢做 坚持自我
出生于一个偏远山村的黄品优,自幼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中学六年一直当班长,高中时还当了一届校学生会主席。但向来自信的他1986年参加高考后却觉得考不好,填写高考志愿时刚开始只敢填中专和专科学校。
然而命运竟在他准备递交志愿表的最后五分钟改变了:他看着表格上还有一个空位,心想“不填白不填,干脆就填个本科撞撞运气吧”,然后他填上了“广西大学预科”几个字。
高考成绩出来,他排在全班第七名,并不象他原先预料的那么差。时间很快过去,同学们的录取通知书陆陆续续送到手上,但唯独没有黄品优的。直到有一天,他冒雨冲到县教育局,鼓起勇气问了一句:“今天有没有录取通知书来”对方回答:“有!”“有没有广西大学预科的录取通知书”“有!”这时候黄品优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紧张地问了下一句:“有没有黄品优的”“有!”……这“三有”回答,终于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功告成!但那时候他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五分钟之内的决定竟成了他的一种特质,让他后来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准了就大胆去试。
“闯关”成功的黄品优顺利进入了广西大学预科班,一年后升入中文系。有时候,黄品优也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比如大二时,他被“推”着参加班干竞选,竟然打败老资格对手当上了班长。还有一次他大胆地写了一篇抨击团组织和团员不良现象的文章,并据理与团委老师力争,争执不下去,他借口要上课直接开溜了。
他的思维很活跃,还在校园就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将自己的思考内容写成了一篇长长的文章送给老师看。“结果却被老师批得一塌糊涂”,他笑笑说,“还好,他批评的是我的写作文体,而不是我的思考内容。”回忆起大学的自己,黄品优觉得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是从那时候开始养成的。“我就喜欢这样一种处事原则:也许你是对的,但我还是要自己想一想。不管多么幼稚可笑,我仍将会庆幸我还能有一些自己的思想。”后来他的大学毕业论文被评为“优秀”,他说完成毕业论文时也炼就了他严谨、缜密的思维方式,对他今后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工作:踏实肯干 努力进取
1991年7月,大学毕业后,黄品优到了百色地区行署司法处做文秘工作。很快,他的品行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赏识,并逐渐被委以重任。
然而想当一名记者是他大学时候就有的一个愿望,虽然在从事司法行政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他并没有这山望着那山高,但是当一个调往南宁到《沿海画报》当编辑记者的机会突然降临时,他还是心动了,毅然放弃了被看好的“仕途”,直接向领导提出了调动的申请。让他高兴的是,领导同意了。
1999年10月,李纪恒与黄品优在广西百色澄碧湖合影
《沿海画报》是当时一份高端的时政类全彩色大型杂志,几乎每期都刊登有国家领导人以及一些省部级领导、厅级领导的相关文章和图片,当时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1993年5月份黄品优到《沿海画报》后,先是从一名普通的记者、编辑做起,而后相继被委任为编辑部副主任、主任、总编辑助理,成了画报社的一名骨干。他亲自编辑过李岚清副总理的署名文章,且发回北京后很快就通过了审核;1994年他和同事采访了当时的广西河池地区行署专员李纪恒,写了一篇题为《李纪恒:躬身做官、挺腰做人》的文章发表在画报上,前不久李纪恒荣任云南省省长,在任职感言中还提到这八个字……他独立策划推出了“纪念百色起义65周年”专题报道,也参与了《沿海画报》“内蒙古专刊”的策划和组稿工作,并且主持策划实施一些经营性项目,为报社创造了较好的效益。黄品优说起这些事情轻描淡写,但他坦承这些经历让他后来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习惯性地要求自己比别人要站得高望得远一些。
1995年秋,由于各种原因,黄品优离开《沿海画报》社,到了人民日报广西新闻中心。那天,他同人民日报广西记者站郑盛丰站长(现为人民日报社广西分社社长)和新闻中心的曾总分别畅谈了几个小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懂新闻、能写作、善策划、会经营,工作踏实肯干努力进取,黄品优凭借这些,很快在人民日报驻桂机构站稳了脚跟,并且一呆就呆了整整八年。
“大熔炉、大学校、大舞台”,黄品优这样形容人民日报的驻桂机构。那些年,站长的言传身教,领导的关怀器重,同事的团结互助,这些都让他有了一种归宿感,也给了他许多学习锻炼提升自己和施展才华的机会。他谈起了那些年他负责策划实施的“百色起义70周年”纪念活动系列宣传专题,谈起了他参与策划包装的“五菱汽车”品牌,他也谈到了1998年他父亲生病住院时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自发为他捐款的往事,谈到了2000年初单位分给他一套房子并且在他迁入新居时一起庆贺的场面,谈到了他离开新闻中心三年了郑盛丰站长和夫人仍然关心着他女儿成长与学习的情景……“其实我很想一辈子留在那里”,说到这里,黄品优声音有点颤抖,多年来的感动和感恩一直深深驻扎在他的心中。
然而,对于一个心怀抱负而骨子里一直“不安分”的人来说,可能是长期呆在一个安逸优越的环境里反而让他感到忐忑不安,黄品优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人民日报驻桂机构的工作。他离开时,人民日报驻桂机构领导同样对他的创业追求给予了理解和支持,这让他感到欣慰的同时内心里更多了一份感激,也多了一份信心。“我出来只是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非常的艰难,但我对自己的选择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他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黄品优率队赴北流调研富硒产业
2017年7月28日-30日,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以下简称“广西县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品优率队赴北流考察富硒产业。广西县促会常务副秘书长杨丽英、副秘书长罗往,广西兴郡文化公司副总经理廖雪红,互联网+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马蘅陪同调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