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经济网
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
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阳朔频道 >> 新闻资讯

阳朔房屋立面整治在桂林率先向纵深推进

作者:龙燕秀 贺振敏 陆家忠 发布时间:2008-10-30 15:33:18 来源:阳朔县委宣传部

    10月下旬,在享誉中外的金桔之乡----阳朔县白沙镇,从古板—蕉芭林—平岭—神山长达17公里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公路两旁,黄灿灿、沉甸甸的金桔果缀满了枝头,“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青石墙裙、木花格窗”的桂北民居风格建筑掩映在果林之中,成了阳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往观光。

    这是阳朔县在加快房屋立面整治工作“从圩镇到村庄,将住房变为景点”一个缩影。自2004桂林市开展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建设工作以来,该县高度重视房屋立面整治工作,把房屋立面整治工作作为提升阳朔旅游形象的重要工作来抓,对桂阳公路沿线的葡萄、白沙、阳朔和高田4个镇的房屋立面开展“穿衣戴帽”工作。细致的宣传发动,实行立面整治以补代奖政策,“完工一户、验收一户,补助一户”的方式方法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房屋立面整治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05年全市长廊现场会就在阳朔召开。房屋立面整治工作为桂阳公路成为全区最美丽的旅游通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年,该县将立面整治工作在桂林市率先向纵深方向推进----把范围扩大到兴坪古镇,古板—蕉芭林—平岭—神山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公路两侧以及县级新农村试点村共计400户农户的房屋,进一步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将农民住房变为景点,使农民的住房由居住型向旅游接待型转变,有效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为加快整治工作进度,阳朔县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组长,并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是继续对进行房屋立面整治的居(村)民给予补助,补助范围扩大到新农村试点60个自然村;二是与新农村指导员签定房屋立面整治工作责任状,加快挂点村的工作进度;三是成立了5个专业施工队,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的进行房屋立面整治;四是财政保证专项资金到位。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工作和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该项工作得到了广大居民和农户的认可和拥护,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转变。

    据统计,4年来,阳朔县共整治房屋立面3200多户,仅县政府投入房屋立面整治经费就达1000多万元。如今的阳朔,无论是在县城,或桂阳公路沿线4乡镇的公路两侧,还是在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甚至一些山区小村庄,你都能领略到“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青石墙裙、木花格窗”典型的桂北民居风情。同时,阳朔的房屋立面整治还力求同中有异,富于变化。县城西街的建筑突出马头墙的变化,青瓦飞檐,栉次鳞比。在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房屋立面整治则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如白沙镇古板村委以本地丰富的大理石作为墙裙,沿路和庭院安装了大理石栏杆,一栋栋农家别墅散落在果林中,一片“村在果中,果在村中”的迷人景象;而阳朔镇的矮山门村则把原有的土坯泥砖房加以改造,青瓦白墙暗红色封檐板,凸显古朴的农家魅力。整治后的阳朔房屋与青山绿水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给宾馆、旅店和村民带来了无限商机和实惠。在此基础上,阳朔全力发展农业观光游,引导村民把别致的民居、广袤农村的一草一木和农耕场景发展成旅游资源,在家门口找到新的增收路子。座落在阳朔镇矮山门村的“格格树饭店”就是一间无电话、无电视、无空调的土砖青瓦平房,每天吸引着外国游客从互联网上订购房间。

    阳朔县通过进行房屋立面整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从县城、国道两旁景区向广大农村分流。统据计,该县有近5万农民通过各种渠道吃上“旅游饭”。这些从事旅游业的农民在家里和中外游客打交道,增长了见识,增加了收入。从事旅游业的农民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经营农家乐项目的收入更高,不少农户仅旅游一项年收入就超万元,最高的超过10万元。曾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高田镇历村的民居旅馆、农家饭馆现已发展到了60余家,年接待中外游客近200万人次,年收入超10万元的村民就有好几户。

责任编辑: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