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经济网
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
现在的位置:首页 >> 阳朔频道 >> 新闻资讯

阳朔县倾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共享建设成果

作者:龙燕秀 诸葛保满 贺振敏 发布时间:2009-01-09 09:37:35 来源:南国早报

  阳朔县自1978年被国务院定为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以来,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生机勃发,欣欣向荣——在历届县委、政府领导班子以及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2007年蝉联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城乡处处焕新颜、展新貌。阳朔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倾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让城乡居民共享建设成果。

  改善城镇基础设施   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阳朔始终坚持打造旅游、休闲、宜居城镇,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帮助广大群众在旅游发展中提高收入。自1978年以来,该县先后出台或编制了《阳朔县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阳朔县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等文件,筹资修建外事停车场,旅游码头、疏浚河道,修建绕城公路,开通县城—月亮山、县城—遇龙河、县城—世外桃源等7条景区观光车线路,在县城各街道路口增设中英文标识牌近100块。为拓展城市空间,做好新城区建设前期工作,仅2008年1—10月,共审批建设项目303项,建筑面积208923.27平方米;验收建设项目165项,建筑面积124687.55平方米,建成全区首个县级污水处理厂,并狠抓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和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在“碧莲峰里住人家”的诗境中,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宜居情调。2008年,县城所在地阳朔镇被评为广西唯一的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进一步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据统计,去年1—11月,该县共接待游客5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亿多元,已超过2007年全年游客接待量。

  确保人人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建立健全“住有其所、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让人人共享建设成果”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阳朔县在改善民生的另一个重点。该县将这一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目标和任务。同时,还将这些工作任务细化到相关部门,由各部门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此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投资160万元,进行1所职业学校改扩建工程;投资623万元,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工程建设,建筑面积9970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全部免费上学。争取各项困难补助资金300.6万元,资助(补助)贫困学生7066人次。投入资金44.45万元,资助359名贫困学生上大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238378人,参合率88.24%,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基金支出979.17万元,补偿参合农民175043人次,参合群众受益率为73.43%;落实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回购廉租房40套,建设经济适用房2.75万平方米;帮助1245户受灾户、困难户改建、重建房屋;兴建饮水安全项目25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8916人。实现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159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955人,参加工伤保险5076人,参加生育保险4698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人数达6895人,城镇新增就业2280人,共发放农村低保8998户252192人次639.541万元,城镇低保1262户24977人次380.947万元。

  打造旅游接待型新农村

  阳朔以淳朴的民风、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阳朔县着力打造旅游接待型新农村,使农民增收与 旅游发展两不误双促进。该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立足“从圩镇到村庄,将住房变为景点”,对县内旅游黄金通道——桂阳公路沿线的葡萄、白沙、阳朔和高田4个镇的房屋立面开展“穿衣戴帽”工作,同时将房屋立面整治向纵深方向推进——把范围扩大到兴坪古镇,古板-蕉芭林-平岭-神山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公路两侧以及新农村试点村。4年来共整治房屋立面3200多户。如今,无论是在县城,还是农村都能领略到“小青瓦、白粉墙、坡屋面”的桂北民居风情。荷兰游客阿卡认为 “散落山岭中的农村,成为一个个鲜亮的旅游景点”,他在阳朔镇朝龙村租 “泥巴房”办起荷兰饭店,接待海外游客,生意旺得很。

  与此同时,该县还在农村开展文明卫生村创建工作、警务进社区(农村)、文化进农村等活动。2008年共完成20个社区(农村)警务室建设并投入使用;建设24个农村文化图书室;完成80个自然村(屯)道路硬化;创建40个市级文明卫生村;实施3个自然村农村试点建设;投入近300万元的七所乡镇卫生院住院楼国债建设项目已接近尾声,在方便了农民的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便利,更好地促进“乡村游”、“农家乐”的发展。

责任编辑:san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