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佳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世界最令人惊艳的地方”、“旅游元素完美胜地,山水人文和谐典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以绝无仅有的山水风光、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名流显要,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国家元首、政界要人曾驻足阳朔县流连忘返。6月5日,国际在线城市频道记者走进阳朔县,专访到阳朔县县委书记谭峰。
谭书记向记者介绍,阳朔县有着1400多年历史,至今保存着许多少数民族和外地移民的丰富文化,形成了诸家民俗文化集结的状况。高田郎梓、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白沙旧县、葡萄古石城等地的古民间建筑群,见证了阳朔县的古老历史文化,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宜人的山水风光,让阳朔县自古以来就成为名人云集之地,这些历史名人在阳朔县留下的历史痕迹,已衍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除此之外,阳朔县还较为完好地保存着特有的南方风俗文化,西街作为一条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老街,如今已成为中西文化交汇地,游客如潮,而阳朔县也成了“地球英语角”、“国际地球村”,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在此融合、交流、珠联璧合。
阳朔县有最原始的、最纯洁的东方文化,也有许多外来文化——洋文化,外国文字招牌、广告满街都是,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语言的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融合的契机,因为大家不仅朝着这片没有修饰,纯粹是自然美的山水来,还朝着它那浓厚古老的文化风俗来。
近年来,阳朔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努力创造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明确了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立了“旅游立县,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
目前,阳朔县已形成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出现多元化投入的发展格局,展示了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了以《印象·刘三姐》为龙头的演艺产业链群;以书画、摄影等文化产品为优势的美术品产业链群;以画扇、竹木雕刻为特色的工艺品产业链群;以大众文化、体育、健康为休闲消费的文体娱乐产业链群等四个产业层面,创立出一批文化产品品牌和产品形象,阳朔县文化品牌已成为阳朔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金色名片,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增强文化实力与竞争力的强大助推器。
阳朔县将当地特有的“捕鱼文化”整合起来,打造了独有的“漓江渔火节”。自1999年首次举办漓江渔火节以来,每届“漓江渔火节”都以独特的创新手法,吸引数万中外游客和近百家新闻媒体齐集阳朔县,形成了本土强势文化旅游品牌。在延续历届渔火节的基础上,阳朔县还推出了“阳朔金桔节”,让漓江渔火、阳朔金桔这两大本土品牌强强联手,旅游资源和土特产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形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
除此以外,阳朔县福利镇“五月八妈祖节”、兴坪镇“九月十九庙会”、普益乡留公“十月香”等传统民间节日活动,也蕴涵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节庆期间,除开展各种传统民间戏曲歌舞表演、体育竞技外,还举行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展销、民间旅游推荐等活动,在传承本土文化,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打响了地方品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而群众文化的活跃正是阳朔文化繁荣的生命力所在。阳朔县通过十多年“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已经形成了上级送文化与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格局。近年来,阳朔县福利镇、高田镇相继获得国家文化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的“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区民间艺术之乡”称号。阳朔县还十分注重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拥有摄影协会、文学协会、书法协会、诗词楹联协会在内的民间文化团体、会员,文艺创作队伍实力雄厚,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每年新春元宵节期间开展的“万盏花灯、万条灯谜、万碗汤圆、万束焰火”闹元宵活动,参与人员达5万多人,形成了万人空巷的热闹场面,使前来阳朔县旅游的中外游客享受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最后,谭书记表示,阳朔县自古以来就是钟灵毓秀之地,文化炽盛之乡。阳朔县将充分用好本地文化资源,主动出击,勇于进取,不断探索和实践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路子,在推动旅游强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文章来自2012年6月7日国际在线专稿 郑艳英 孙旭东)
相关链接:
《印象·刘三姐》——中国观看人数最多的商业演出
阳朔县把文化与旅游结合起来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使文化在旅游中找到商业价值,旅游也在文化中找到厚重积淀,最终带来多赢的结果和两方面的良性循环。
1960年,轰动东南亚的电影《刘三姐》拍摄于风光如画的阳朔县。2003年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上最大型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落户阳朔县。
《印象·刘三姐》就是文化与旅游结合的“神来之笔”和经典典范,不仅将刘三姐的经典山歌、当地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被称为“与上帝合作之杰作”,又把广西举世闻名的两大旅游、文化资源——桂林山水和“刘三姐”的传说进行巧妙地嫁接和有机的融合,实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及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有意识地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创造出经典性的文化产品,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既是艺术欣赏,又是旅游项目,最终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印象·刘三姐》不仅于2003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2004年又被国家文化部评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荣获“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奖”,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截至2011年演出3750场次,观看游客达1000万人次,是中国观看人数最多的商业演出。(完)
责任编辑:sp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