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池市委书记 杨才寿 河池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蓝天立
河池市地处环太平洋金属成矿带,是中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享有“中国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等多种美誉。全市11个县(市、区)均有矿藏,初步探明锡、锑、锌、铅、铜、铟、金、银等46类矿种,总价值达到700多亿美元。丹池矿带矿区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是世界罕见的多金属共生富矿区。其中锡金属储量居中国首位,达到90.55万吨,占全国的1/3,占世界的25%;铅锌金属储量610万吨,居中国第二位;铟金属储量4400多吨,占广西的99.71%,占世界的55%,是世界的“铟都”。镓、钒、钼、镉、钯、钴等伴生贵重金属保有储量也达10万吨以上。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达28种,锡、锌、锑、铟等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河池市是中国的水电之乡,全市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200多万千瓦,其中在建的装机650万千瓦,亚洲第二大水电站龙滩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将于今年6月发电。丰富的水电资源为河池实行电矿结合、电冶结合,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河池市是西南腹地走向珠三角、连接东盟的咽喉要塞,西南出海大通道穿境而过,正在扩容的黔桂铁路横穿河池,规划建设的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昆明至汕头的高速公路也经过河池,河池机场已动工建设,红水河黄金水道复航在即,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目前广西正在实施“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而河池地处“一轴”范围内,居于内地和沿海经济带之间,连接着西南和东盟两个市场,辐射4亿多人口,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做大做强河池有色金属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河池市已经走上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增强了竞争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依规对大厂矿区进行专项治理整顿,河池矿山开发走上了依法依规、科学有序、安全高效的发展轨道。同时,河池市大力调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注重有色金属深加工,千方百计做强做大有色金属产业。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已从地下发展到地上,从粗加工向深加工延伸,从单一采选向采选、冶炼、深加工多元化发展,河池的有色金属产业初具规模。2006年全市有色金属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58.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一半;有色金属年采选能力达530万吨、年冶炼能力达70万吨,南方有色冶炼公司、成源冶炼厂分别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冶炼10强企业和广西10大创汇企业。实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开放带动战略取得明显成效。河池的有色金属企业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比利时、墨西哥、日本、东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紧密联系的矿产资源购销网络,形成了面向世界的开放格局。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新成果,掌握并运用了冶炼废气回收制造硫酸,冶炼矿渣回收铋、镉、银等贵重金属,废渣生产水泥等资源回收循环技术,年烟气制酸能力已达到50万吨,铋、镉等贵重金属回收能力分别达到60吨和300吨;河池的一些冶炼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研发并掌握了高纯度铟、硫酸锌、硫酸亚锡等一批高附加值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全市有色金属高新技术产品年加工能力达到8000吨。建立了有色金属产学研基地和河池有色金属博士后工作站,加快了河池有色金属人才小高地建设,有色金属产业人才团队初步形成。已初步建立有色金属工业园区,形成园区引领、矿电支撑、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的格局。河池·南丹有色金属工业园区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多亿元。
河池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区党委刘奇葆书记关于加快河池发展的重要指示,按照自治区“把河池有色金属工业基地作为广西培育建设的三大新工业基地之一”的目标,深入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坚持资源经济和通道经济相结合,立足资源和区位等优势,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扩大开放,加强合作,把河池打造成广西最大、全国有名、世界有影响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力争近期到2010年,全市有色金属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实现税收25亿元;中期到2015年,有色金属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实现税收60亿元;远期到2020年,有色金属工业产值达到700亿元,实现税收达100亿元。
(一)坚持依法依规、科学有序、安全高效地开发河池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重视后续资源的勘查,改造创新采选冶技术,提高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抓好河池一批重大采冶项目。到2010年,全市有色金属精矿(金属量)年采选能力达到50万吨,冶炼能力达到100万吨左右。
(二)坚持“五个统筹”,努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当前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抓好河池有色金属矿业集团的建设,即统筹资源开发、统筹工业布局、统筹市场开拓、统筹新技术推广、统筹价格联盟,推动河池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要加快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构建适合河池特点的优势产业体系,力争3年内打造出10个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个超50亿元的企业。
(三)坚持抓好河池有色金属深加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要抓好锡、铅、锑、锌、铝、铜、铟、钛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重点发展信息记录材料、敏感材料、光导纤维材料、纳米材料、非晶态金属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化合物材料等有色金属高新技术材料制造业。到2010年,全市有色金属高新技术材料和高精深加工产品品种达到100个左右。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拓宽合作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企业进入园区。要坚持把发展园区经济与发展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和城镇经济结合起来,实现加快发展。
(四)坚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目标。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抓好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工作,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把河池打造成世界有影响的生态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注重开发和推广有色金属循环利用技术,引导企业提高采、选、冶、加各生产环节的资源利用率;加快建设河池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示范区,提高铟、镉、锗、银等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能力,推广冶炼废气回收制造工业硫酸、冶炼废渣生产水泥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建立重点污染企业达标排污强制机制。到2010年,全市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
(五)坚持开放创新,以大开放推动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做强做大。要扩大开放,拓宽合作领域,巩固与西南、广东、江浙、上海、福建等地的合作,深入开展“百企入桂河池老区行”活动;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拓展同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和东盟各国的合作空间。通过开放合作提升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要加强有色金属企业的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争创中国乃至世界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六)坚持“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优化河池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环境。要切实抓好行政效能建设,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河池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努力创造服务的“福地”、人才的“高地”、政策的“洼地”和创业的“宝地”。要大力弘扬“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作风,坚持“实干第一、政绩第一、奉献第一”,重用“有激情、干实事、出实绩”的干部,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发展环境,万众一心地把河池打造成广西最大、全国有名、世界有影响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