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6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雷多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大新县县长 雷多荣

 

  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是胡锦涛同志在参加“两会”广西代表团的讨论时对广西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做好这一工作。

  优势产业是指自然资源禀赋好,在产业链条中具有推动力或拉动力,市场需要旺、增长潜力大、收入弹性高和在当地已有较好基础的产业。特色产业也就是某一地区所特有的、与众不同的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虽然各有侧重点,但在本质上也有其内在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特色产业也可以理解为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

  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经济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要解决好这一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实际,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其本质就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

  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各地还未形成鲜明而强大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只有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

  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强大的产业作支撑。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抓住了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这个着力点,就抓住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也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大力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欠发达地区之所以发展缓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和拉动。但欠发达地区有着后发优势,只有立足当地基础和优势,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缩短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意义重大,必须加紧进行。如何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这是一个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问题。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必须选准发展。从大新县的情况看,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应该做强做大锰工业、电力业、蔗糖业和旅游业,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县又好又快发展。

  一、依托丰富的锰矿资源,努力做强做大锰工业

  大新县有着丰富的锰矿资源,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锰矿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市场前景看好。我们要以打造“中国锰工业之都”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做强做大锰工业。一是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为做强做大锰工业搭建平台。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大建设力度,使集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形成以锰加工业为龙头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工业集中区,成为人居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工业集中区。二是落实好国家产业政策,进行产业资源整合。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规定和要求,逐步淘汰现有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对达不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企业,要通过技改、企业重组等手段进行改造,以优化锰矿资源和电力资源配置,不断增强锰工业生产能力。三是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档次,拉长产业链。调整产品结构,着力发展高附值、高技术含量的锰产品,不断拉长和壮大产业链,提升锰加工业整体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锰工业产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

  二、依托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力发展电力业

  大新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边缘,水能资源丰富。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适应锰工业发展的新要求,电力业将作为重要的主导产业来发展。为了加快电力业的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农村水电的政策,将农村水电列为周期短、见效快、覆盖千家万户,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来建设。二是加强水能资源规划和管理,制订可靠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断规范农村水电开发建设,引导各方投资农村水电站建设,把水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优惠政策,搞好招商引资,加大水电资源项目建设力度。四是合理调整水电站上网电价,使办电和用电企业都能相应地得到实惠,最大限度地调动办电和用电企业的积极性。

  三、依托丰富的甘蔗原料,大力发展蔗糖业

  大新县目前甘蔗种植面积已达36万亩,上个榨季入厂原料蔗155万吨,蔗糖产业已经成为以工促农、工农互动,以及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支撑,是重要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蔗糖产业,一是落实好扶持蔗农种蔗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二是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对于种植其他低效农作物的要积极引导农民改种甘蔗,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甘蔗产量的大突破。三是大力推广甘蔗生产“六化”。要在全县大力推广甘蔗生产的契约化、良种化、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利化,大幅度提高甘蔗单产。四是加强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甘蔗生产环境。五是加强和完善甘蔗砍、运、榨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保护好蔗农的积极性。

  四、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

  大新县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中越边境跨国游”、“跨国瀑布游”等旅游品牌的推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2006年,大新县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称号。旅游业已成为了全县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我们将以创建中国旅游强县为目标,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抓紧编制和完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重点项目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要求,完善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通过加强重点景区景点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和品牌,树立旅游名县新形象。三是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激发活力。加快推进旅游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进一步推进风景区项目特许经营,完善旅游企业经营机制。积极采取合作、股份制等方式进行旅游投融资开发,吸纳民间资本发展旅游业。同时,加快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