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02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吴辉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近年来,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持续稳步发展,服务经济社会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急需完善,经费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基础能力建设滞后于事业发展的需要,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和培养质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和产业的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因此,要振兴欠发达的都安各项事业,必须进一步加快都安发展职业教育的步伐。

  都安虽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仅2007年,全县初中毕业生5002人,有3104人升上高中深造,1109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有789人回到农村;高中毕业生5541人,有1749人升不上大学;高、初中毕业生总共2538人无法升学,占全县高、初中毕业生的24%。这些中学毕业生就成为该县新增无职业的年轻人,他们刚步入社会,没有过硬的劳动技术,必须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劳动技术和本领,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都安要加强办好中等职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生资助,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对初中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进程;通过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形成浓厚的职业教育氛围和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受教育观、择业观,进一步增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初中阶段的入学率、完成率,降低辍学率,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是推动都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都安也是正处于多区域合作、多机遇叠加的有利发展时期,''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全面开放合作,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农村经济全面繁荣。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大批高技能、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促进城乡就业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加上都安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南宁一小时经济区"的地理优势地位,职业教育攻坚事关都安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事关区域合作、开放合作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局,事关都安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都安的大局。我们要牢固树立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稳定、抓社会和谐的新观念,增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强有力措施,下决心打好一场职业教育攻坚战,是都安大发展的希望。要把都安发展职业教育摆到重要的工作位置,列入都安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都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真正把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落到实处。

  首先,以县中等职业教育攻坚为重点,逐步完善职业教育体制。要大力整合县域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立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扩大办学规模,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县职业教育中心(培训机构)改革,加强领导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按照党中央、自治区的要求逐步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的实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其次,出台优惠政策,调整和优化县职业教育结构。要逐步推进县城以高中后、农村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符合都安县情的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逐步推进农村初中渗透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加强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把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作为都安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一项重大举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再次,通过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要采取积极鼓励措施,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对办学条件具备、办学信誉好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享受政府发展职业教育资源时与公办职校同等待遇,使民办职业教育成为国家举办职业教育的补充力量。

  第四,建立健全都安职业教育制度,构建职业技能培训网络。进一步发展县、乡(镇)、村三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成人教育,构建都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设,形成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重点,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其它培训机构为依托,覆盖城乡的开放式职业教育培训网络。职业教育中心和培训机构相结合,实行职前和职后教育并举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供优势培训服务。使符合都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职业教育与乡镇、农村产业(三农问题)发展的有机结合。

  第五,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确保贫困生完成学业。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安排经费,资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奖、助学金和学费减免,并把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作为助学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要为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助学贷款,政府要把接受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纳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范围。要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资助,按国家有关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执行。

  第六,重视职业教育,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引导职业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的作用,统筹协调全县职业教育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教育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政府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第七,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推动都安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把职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接受人大、政协的检查和指导。建立职业教育工作定期巡视检查制度,把职业教育督导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评估检查。加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为职业教育宏观管理和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服务。

  第八,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定期开展全县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