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5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周彩清 实习生黄红仙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点出了构建党内和谐的关键。很多基层党员确实需要关怀、激励、帮扶。只有切实关心帮助,激励帮扶,才能使所有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增强党的凝聚力。同时,城乡党组织各有优势,建立健全两者之间的互帮互助机制很有必要。”田东县委书记王西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西冀说,田东县城乡党组织互帮互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是推出抓手,分类指导,五级联动,整体推进。去年,该县开展了“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培育骨干农民”为载体的先锋工程,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载体和模式。今年6月,又在全县95个贫困村开展“贫困村先锋行”活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确保了对贫困村屯、贫困农户、贫困党员帮扶上人力、物力、财力的集中投入,实现互帮互助,构建和实现了贫困村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保障和机制保障。

  二是深入开展“六帮、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确定包村工作对象后,部门领导和机关党员干部按照“贫困村先锋行”实施方案要求,到贫困村参加“六帮、五个一”(“六帮”即“帮政策、帮技术、帮资金、帮思路、帮项目、帮规划”;“五个一”即每个挂点领导和机关党员干部要“到一次基层、联一户群众、传一门技术、办一件实事、解一道难题”)实践活动,帮助贫困村群众排忧解难。

  三是“六子并行”,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排查,针对村屯的实际,通过强班子、补位子、定法子、指路子、换脑子、富村子等“六子并行”的治理措施,使基层党组织面貌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实现“把中心农户培养成强人,把骨干农民培养成能人,把普通群众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新人,把能人和强人培养成党员和村干”的“四个培养”。

  王西冀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全县各行各业都加大了对贫困村的支持力度,县直部门和效益好的企业落实包村帮扶,并派工作指导员长期驻村协调和指导工作,机关党员和干部联系1—2户贫困党员或贫困村民进行牵手帮扶,本村有能力的党员、村干部和中心农户以自愿形式帮扶1—2个贫困对象,形成了上下联动、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在谈到今后的工作打算时,王西冀说,目前,田东县社区、企业也都在借鉴“贫困村先锋行”的做法,开展多渠道、多模式的党内激励、关怀和帮扶机制,党的基层组织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我们将进一步领会和落实好十七大报告的精神实质,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