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方 青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是十七大主题的落脚点。在一个县的范围内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提高全县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加快构建和发展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发展现代工业体系,是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结合扶绥县的实际,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支持支柱产业扩大规模,促进工业龙头企业由大变强。全力支持龙头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支持在建、续建工业企业加快建设,扩大和提高工业经济总量.切实解决在建、续建企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以最大的热情、最大的诚心帮助企业排除一切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障碍,促进企业以最快的速度、最优的质量竣工、投产、生效,为工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三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生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积极主动为企业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搭建信息化平台提供良好条件,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出台鼓励政策,调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是关键。从扶绥的情况看,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往年投资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水、路、电的建设和改造,保证农村农民群众用水安全和路、电的畅通。同时,要更加注重农村水利建设,在实施节约用水的基础上,提高水利灌溉的覆盖率。二是进一步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继续巩固和优化甘蔗、剑麻、速丰桉、果蔬等优势农业产业,积极打造优势产业的基础地位,出台落实相关优惠、激励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健全服务体系,确保农业优势产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朝阳产业和保险产业。三是发展新的特色农业产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畜牧水产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扶绥县是个传统的农业县,实现工业化,必须招商引资。一是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握机遇,把东盟各国作为招商引资的首先区域,组织人员深入东盟各国,研究市场需求、产业调整、产品结构、资源蕴藏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引资的思路和方法,把扶绥县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工业基地。二是主动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加快推进,为扶绥县的招商引资提供了直接的机遇。我们要主动借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招商引资的磁石作用,加强与经济区的联系,交流信息,把北部湾经济区的招商引资平台扩展、伸延到扶绥。三是大力推动非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东盟10国这个大市场,大胆引进非资源型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橡胶加工、家具制造、精细化工等非资源型产业。四是大力推进园区建设。重点抓好中国-东盟产业园、科教文化园、城东物流园和城南工业集中区“三园一区”建设,要举全县之力尽快把“三园一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洼地”。

  四、积极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事业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把社会事业建设作为“民心工程”的大事抓紧抓好。一是加大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二是努力发展教育,为社会事业培育优秀人才。三是扩大就业渠道,为广大人民提供谋生之本。四是健全保障机制,为广大人民解决衣食之忧。五是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平安详和的生活环境。

  此外,还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