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06日 来源:玉林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仅仅满足于走在广西前列,不仅是思想还不够解放的表现,而且是现阶段影响北流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最主要思想障碍]

    记 者:北流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小成绩,您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解放思想有着怎样的关系?

    庞标益:近五年来,北流市的GDP、财政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3.24%和17.6%,GDP总量以每年10亿元、财政收入以每年1亿元的速度增长。目前,北流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在全国排第384位,比2004年的第453位前进了69位;在西部百强县市中排第59位,比2004年的第71位前进了12位;在广西排第2位,比2004年的第5位前进了3位,经济综合实力呈持续攀升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敢闯敢冒敢干的结果。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北流这些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记 者:与区内外先进县(市)相比,北流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庞标益:看不到差距,就是最大的差距;看不到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北流素有"金北流"、"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水稻高产之乡"的美称,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但是,如果一味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看不到不足,就会耽误了北流的发展。北流要紧跟时代步伐、取得长足发展,要积累后劲、可持续发展,全市上下都要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时时警惕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心态出现。

    近年来,北流自己与自己比,年年上一个台阶。但与区内外先进县(市)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大,人均水平低,经济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发展后劲不足,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发展软硬环境还不够优,城镇区域经济发展不够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形势还不容乐观,干部群众的危机忧患意识、全局观念意识、创新意识还有待增强等等。

    记 者:请您谈谈目前制约北流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思想障碍主要是什么?如何冲破思想束缚?

    庞标益:改革开放30年来,北流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与解放思想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北流不沿海、不沿边,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条件并不优越。但北流人以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和勇争一流的精神,敢冒敢闯敢干,硬是干出了很多发展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都没能干出来的成就,经济综合实力一直稳居广西前列。这样一个成就,特别是近几年的高速高效发展,既为我们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但也容易让北流人滋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应该说,我们很多的同志,并没有满足于以往的成绩,时刻警醒自己不能落后于广西兄弟县(市、区)。但就是这些同志,看似有朝气、有锐气、有冲劲,实质上走不出 "在广西前列"的光环,观念还不够超前,视野还不够广阔,没有放眼全国、放眼世界的魄力和胸怀。我认为仅仅满足于走在广西前列,不仅是思想还不够解放的表现,而且是现阶段影响北流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最主要思想障碍。道理很简单,没有走在全国前列的决心和信心,没有走在全国前列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走在广西前列也不可能实现。

    如何冲破这种思想束缚?我们在北流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北流要保持和增创北流经济社会发展在广西领先、在西部前列、在全国靠前的优势,目的就是要自加压力,永远保持一种向前的冲劲和干劲。当然,除了要重点克服骄傲自满的思想,我们还要从惯性思维、传统思想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思维方式上摒弃一个"旧"字,更加自觉地引领观念更新;从经验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工作方法上破除一个"僵"字,更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飘浮懒散的不实作风中解放出来,杜绝一个"说"字,更加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激情和活力;从等、靠、要、拖的习惯中解放出来,在促进发展中克服一个"难"字,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始终是北流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北流经济发展的重点、焦点和亮点是工业化城市化,希望也在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记 者:请谈谈北流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北流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庞标益:目前,全国各地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发展态势,稍一松懈,我们就会落后。我们唯有继续解放思想,克服自满心理,把北流的发展放在全国、全区大发展的形势中去考量,置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去思量,从泛珠三角区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合作格局上去谋划,把北流人敢想、敢说、敢干、敢冒、敢闯的发展热情和创造活力调动起来、激发出来,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在观念的更新中实现突破,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举措来谋北流加快发展之策,聚和谐发展之力,奔科学发展之路,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重点做到"五个始终坚持",实现"五个新突破":

    第一要始终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互动发展、超常规发展,在工业强市和城建活市上取得新突破。工业化城市化始终是北流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北流经济发展的重点、焦点和亮点是工业化城市化,希望也在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工业化城镇化是北流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必须一起转动。工业化方面,坚持"园区集聚、品牌引领"的工作思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继续深入开展以标准厂房建设为重点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突出抓好广西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鑫山东部产业转移园的标准化厂房建设,筑巢引凤。要创新招商和融资方式,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要大力开展"会展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以亲招商、组团招商、整体招商、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合作招商",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热潮。当前要重点加快推进广东省广西商会在我市鑫山产业转移园内设立的商会工业园区建设,并充分发挥这个占地面积3000多亩的工业园的平台作用,引进和上马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影响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大品牌。继续实施扶强扶优政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发展壮大陶瓷、水泥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快机械、电子、制药、食品、毛织皮革等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步伐。着眼于建立东部产业转移的平台,将鑫山工业区建成接纳东部产业转移的工业集中区,专门接纳东部电子、服装、玩具等轻工类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北流市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名副其实的"洼地"。要依靠科技进步,促使北流市工业增长方式从"三高一低"向"三低一高"转变。城市建设方面,要以争创全国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建设开放型、创业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等规模城市为目标,按照"玉―北―福"城市一体化的要求,积极实施"西连东移、南拓北扩"、突出"西连"的城市发展战略,通过"拉框架、强功能、提品位"来推动城市的跨越式发展。"拉框架",就是重点抓紧建设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投资超百亿元的城南、永顺、荔枝场等三个新区的建设,向西、向南扩大城市发展空间。在"十一五"期末,使北流建成区的总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以上。"强功能",就是抓好城市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污、文教体育、商贸、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完成包括北流火车站、南广高速公路通往北流城区的引道,玉容一级公路南面辅道、丛义路口通往荔枝场大道和二环路工业大道在内的九条城市主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工程。要抓紧推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区给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东滨路防洪堤一期二标段工程、北流人民公园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金旺旺商贸城、北流建材商贸城和陶瓷展销市场等一批市场,促进商贸流通。今年上半年要开工建设合源美地四星级酒店。"提品位",就是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搞好标志性建筑,再塑城市新形象。特别是在新区建设上,要克服"有小区没新城、有新区没新貌"的弊端,在规划建设占地面积各超过3000亩的永顺新区、荔枝场新区和城南新区时,聘请国内外知名的规划设计企业,对新区功能进行科学定位,使三个新区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又互为补充、建设风格各具特色但又和谐统一,提升整个城市的品位。

    [教育既是北流的一张名片,也是北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人才资源保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二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更加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在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上取得新突破。教育既是北流的一张名片,也是北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人才资源保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近年来,北流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市本科上线率进入广西89个县(市、区)的前列。特别是去年以来,捐资助学、捐资办学方面更是取得了让人称道的成绩,目前已筹集到各类捐款2700多万元。这么短的时间内筹集到这么多的助学、办学捐款,这在全国县(市、区)都是少有的甚至是没有的。但这些成绩只是说明过去。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推动北流教育向纵深发展,构建和谐教育。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完善捐资助学制度。以正在开展职业教育攻坚战为契机,大力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开办高质量、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机构,同时加大职业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城镇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长效机制。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维系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北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突出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GDP的增长,这是我们要始终坚守的一条底线。环保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三要始终坚持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GDP增长这条底线,在建设生态北流上取得新突破。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维系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北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突出抓好的一项重点工作。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GDP的增长,这是我们要始终坚守的一条底线。环保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坚决打掉环境治理影响企业生存、影响经济发展的顾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努力改善城乡人居和创业环境。重点推进以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以生态修复扩大环境容量两项工作,在对造成北流生态环境恶化的造纸、陶瓷、水泥三大污染源的治理上,要巩固土纸厂污染治理的成果,全力扶持三环陶瓷做强做大,全力推动海螺水泥项目二期上马,通过市场竞争的办法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陶瓷、水泥产能,有效减少这两大产业造成的污染,为北流的工业发展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当前,要深入实施以大气、水体污染的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蓝天碧水绿地工程",重点推进陶瓷企业"煤改气"和水泥产业环保项目的实施,继续采取奖罚并举的措施加大陶瓷黑烟治理。市财政继续每年拿出2000万元,奖励、扶助陶瓷企业进行炉改窑。要对新引进、新上马的企业实施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坚决杜绝产业转移带来污染转移,努力为高新产业项目的进入创造优美整洁的环境。

    [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无法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改善民生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四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解放思想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民生的改善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无法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民生改善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既要重视GDP和财政收入的增长,更要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重视民生民安,重视百姓的呼声,重视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安居乐业,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老百姓。近年来,北流立足于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改善民生。如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1500万元,建设了广西县级最早、规模最大的廉租房,解决了200多户困难群众的安居问题;我们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等等。应该说,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民生水平总体上还是比较低的,与人民群众盼富裕、求健康、谋保障的要求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今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千方百计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城市困难居民的居住条件,建立健全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力度,帮助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在解决医疗、住房、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上做出更大的成绩。要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做到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

    [稳定和发展是当前北流工作的大局,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维稳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第五,要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在建设平安北流上取得新突破。稳定和发展是当前北流工作的大局,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维稳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近年来,北流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探索实践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如成立群众工作部,将与解决群众利益诉求工作有关的部门单位集中在一起办公,最大限度地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努力化解社会矛盾;引入奖励机制,将维稳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每季度对村级维护稳定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村,发给每名村干部每月100元的奖励工资,否则扣除奖励等。今后,我们要始终把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以开展"百镇千村万户" 平安创建活动为载体, 强化责任,健全机制,形成平安建设的强大推进力。要切实加强信访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不断充实和完善"市抓到村、镇抓到户、村抓到人"的工作体系,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办理制,积极开展"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活动,认真处理好群众来信来访问题;要加快推进我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试点工作,切实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集中精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全国平安畅通县(区)"和"全区平安县(市、区)"成果,深入开展治安模范乡镇、治安模范村和安全文明小区等基层安全创建活动;要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要始终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努力营造安乐祥和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