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田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农业大县、文化名县、和谐田阳"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全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不断壮大。2007年度,田阳县再次荣获全区县域经济进步奖。
一、提升工业经济结构和质量,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
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富县强民的必由之路。田阳县在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中,对如何发展工业进行了重新审视、重新定位,提出了在加强重大项目引进的同时,通过做强现有产业,突出培育铝电产业、煤电产业、糖纸产业、建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和提升经济质量,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24.37亿元,同比增长24.78%;工业增加值完成11.26亿元,同比增长16.1%。一是做大做强现有工业企业。主要是全力做好制糖、造纸等重点企业的生产协调服务,提高企业生产水平和生产质量。2007年, 10万吨机制糖、10万吨蔗渣浆、10万吨生活和文化用纸等三个"10万吨"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全县糖纸工业产值达7.54亿元。二是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运用市场机制,完善投资主体,加强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目前,那吉航运枢纽、田阳火电厂等重大项目在那吉重工业区相继投产,红岭坡糖纸工业园区、城东轻工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三今高新技术工业区、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区建设有序推进。200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11.43亿元,园区工业增加值5.14亿元。三是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拓宽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精心筹办招商项目推介会、广州金芒品尝会等招商活动,成功签订铝工业、造纸、建材、金属冶炼、农产品深加工等26个项目,项目履约率达57.7%,开工建设14个,开工率50%。
二、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田阳在农业的发展上,通过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产业,不断完善农贸市场体系,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业产业竞争力,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一是巩固和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实施甘蔗下山、无公害蔬菜种植、芒果低产改造等生态优质农业工程,提高甘蔗、蔬菜、水果三大传统农业产业的产量和产值。二是积极发展新的农业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引导南北两翼山区群众发展西红柿、磨菇、油桃等反季节农业;加大优质新品种引进与推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和山羊圈养,不断扩大养殖业规模。三是打造现代农业科技交易和交流平台。成功举办首届广西田阳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促进田阳与区内外乃至东盟地区农业科技、产品、信息、技术、资金的对接与交流。四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实施田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二期扩建,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功能逐步完善,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鲜活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被商务部确定为"双百市场工程"之一;建设一个辐射西南地区的农业种苗市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吸纳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平台。经过不断创新发展,田阳的农业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的支撑力得到了增强。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0.25 亿元,总量居百色市首位。
三、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田阳县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立足长远,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发展,引进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城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一是加强城镇建设规划。以打造具有壮民族特色的田园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按照"拉开框架、完善功能、整合资源、提升品位" 的城镇建设发展思路,突出抓好城镇总规和详规的修编,确保城镇建设规划先行。二是完善市场投资机制。按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成立了田阳恒茂开发投资公司,按新的体制机制整合城市资源,引进投资公司参与城市开发建设。2007年,通过市场化投资8000多万元的滨江路等重点市政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加快右江百里文明河谷生态景观城镇群带建设。按照蓝天、青山、绿树、碧水、红瓦的要求,投入1000多万元,加大头塘、田州、百育、那坡镇的旧房改造和绿化力度,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四是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驱动、联动、推动三大机制,健全市容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城乡环境显著改善。2007年,田阳县荣获市容"南珠杯"B类县城一等奖,头塘镇、百育镇分别获得乡镇类特等奖和优秀奖。
四、壮大非公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非公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拉动作用。近年来,田阳县以不断提升开放水平来适应不断健全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注重服务引导,加强投入扶持,壮大非公经济。一是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建立和提高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进一步规范窗口部门行政服务行为,有效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消除企业生产经营的后顾之忧,在社会形成招商、亲商、融商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大引资力度。2007年,全县争取到各类建设资金3.07亿元,全县投入建设资金明显增强。三是营造全民创业环境。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之一来抓,鼓励、支持和引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拉动全县经济的增长。2007年,全县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0.24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为26.87 %。
今后,田阳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培育"亿元产值、千万元税收企业"目标,走以资源换产业的工业发展路子,不断推进铝电产业、煤电产业、糖纸产业、建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壮大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并形成具有田阳特色的产业集群,促进全县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快速协调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作者系田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