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从农业小县向工业大县转变的启示
作为后发地区的德保县,抓住铝业基地的建设,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2005年和2006年先后获得"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探索出了我国西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途径,德保县正从农业小县向工业大县转变,给西部地区带来诸多启示。
德保县通过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强化经营城镇意识,在推进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方面取得成效。2005年实现几个"翻番"--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财政收入比2002年翻了一番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2年翻了三番多。2006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6052亿元,增长30.2%;财政收入1.758亿元,增长54.5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69亿元,增长55.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1618亿元,增长14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83.2元,增长32.06%;农民人均纯收入2051元,增长30.14%。2005、2006年度,连续两年荣膺"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工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全县逐渐实现由传统农业生产向铝产业链发展的"立县战略"转变。城镇化建设日新月异,显山露水的山水园林城市逐渐显现,城镇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逐步提高。
德保鉴水河景观
启示之一:政策引导,市场运作
德保县是革命老区,享受国家给予的政策优惠。与广西各县(市)存在较大差距,最根本的是工业化程度低、工业发展滞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德保县开放开发和改革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为此,德保县抓住国家重点工程--总投资达110亿元的广西华银氧化铝在德保投资的机遇,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及时提出了借铝兴县战略,将工业经济放在全区经济发展大背景、大格局中去谋划,把城镇建设放在创建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基地城市上去谋划,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振兴德保县经济发展。从2002年开始,德保县就不断完善"工业立县、农业稳县、项目兴县、城建靓县、三产活县、招商强县"发展思路,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
启示之二:科学谋划,跨越发展
广西"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以铝业为主的产业基地,符合德保县实际,既体现大手笔、大气魄,又体现科学性、务实性,是指导德保县未来几年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必将推进全县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
对此,在工业化方面,德保县坚持"更大、更高、更好、更快、更绿、更广"的原则,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更大"就是切实把矿产资源产量做得更大,电力装机量做得更大,工业企业的规模做得更大;"更高"就是切实让产业层次和水平更高,取得的经济效益更高;"更好"就是切实让项目更加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更加符合市场需求,更加符合环保需要,更加能够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更快"就是切实让项目更快地核准,更快地建设,更快地投产,更快地达效,更快地完成既定目标。"更绿"就是切实让发展的工业更加环保,坚持走环保绿色工业之路;"更广"就是切实在大力发展现有产业特别是铝产业上下游产品延伸加工外,在引进非资源型产业上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城镇化方面,德保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和突出自身特色的原则,坚持把中心城镇发展作为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发挥处在右江河谷连接边境县中间地带的优势,努力打造新兴铝城、山水园林式生态型宜居城市。近几年,德保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相比之下,城市化跟不上工业化的步伐,而城市化的推进,会反过来在集聚效应、需求带动等方面回报和提升工业化。
因此,德保县尤其重视把城镇发展作为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安家立业,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以发挥城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更加重视发展基础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是科学定位。城市定位是:氧化铝生产基地,围绕这个目标定位,一方面编制基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统筹远景产业布局、功能安排;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和策划,打响城市的品牌。
二是改善硬件。通过市场运作,兴建供水、供电、排水等各类配套市政公用设施,加快完善城市路网建设。这些城镇各方共同享用的公共设施,使工业生产的规模得以扩大,资源得以节约,成本得以降低,成为推进工业化的重要动力。
三是提升软实力。提升百粤古城、镇安知府的传统文化、以及人才等要素,使之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要素,努力打造独具本土特色的品质城市。
启示之三:创建载体,加大投入
德保县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注重选择切入点来保证科学实施。他们瞄准铝工业基地建设,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构筑载体上项目,依托项目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的发展思路,既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推进德保县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切入点。规划和发展工业园区可以增强对企业和项目的集聚效应,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共享和工业污染的综合整治,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德保县在规划和发展新型工业园区上,着重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县政府把工业园区的建设纳入县城发展总体规划,把城东重工业集中区、马隘铝工业集中区和足荣综合工业集中区作为城镇功能分区的组成部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加快铝工业、矿产加工业、轻工业产业集聚、发挥集聚效应等措施,重点发展氧化铝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华银铝外部供电项目的建设,拉大拉长铝产业链条,重点开发大理石、锰、硫铁矿等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集群,提升经济运行质量,致力于壮大财源,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的经济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德保县下一轮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城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与此同时,提高招商质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对投资有规模、市场有潜力,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企业要全力引入工业园区,让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德保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支撑作用。
启示之四:拓展城区,提升功能
"十一五"期间,德保县借铝业基地建设,全面加速提升城镇化水平,实现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功能的提升。在扩大城区规模方面,德保县城镇向东西两侧发展,重点规划建设足荣、马隘东西两镇;在提升城镇功能方面,重点解决城镇服务功能问题,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为铝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一手抓旧城区改造,一手抓工业园区所在地新城区规划和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营造软硬环境优化、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城市形象。
(作者系中共德保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