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经济是以口岸为核心、直接或间接依托口岸而存在和发展的跨行业、跨地域、多层次的复合型经济,具有涉外性、关联性、牵动性、层次性等四个方面的特点。口岸经济的发展,将极大地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大新县境内拥有国家二类口岸和边民互市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加快,把大新县推向国际区域合作的前台,成为中国-东盟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新县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口岸经济。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口岸经济腾飞的基础
完善基础设施是口岸经济腾飞必不可少的条件。开放县境内的国家二类口岸即硕龙路口岸,必须完善验货场、海关工作生活用房等基础设施。要在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重点完善硕龙口岸以及德天、硕龙、岩应三个边贸互市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逐步完善口岸配套设施如扩建城乡公路建设步伐,提高路网密度,重点抓好雷平至下雷二级路建设,提高交通对人流、物流的容纳量;加强与上级政府和口岸、海关、联检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争取大力支持,汇集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与越方联系沟通,争取在合作方面取得新进展,共同为夯实口岸经济发展基础努力。
◆加强与越方在旅游、蔗糖、锰矿等方面的合作,打牢推动口岸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产业基础
由政府牵头,引导企业全面加强与越方合作。一是利用大新与越南下琅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跨国游、边关游,以旅游的新发展推动口岸经济的新飞跃;二是加强与越南下琅县在甘蔗种植方面的合作,以农业合作的新发展推动口岸经济的新飞跃;三是加强与高平省在锰矿方面的合作,利用双方的互补优势,以锰业合作的新发展推动口岸经济的新飞跃。
◆加强服务,进一步优化发展口岸经济的软环境
经济要发展,环境是关键。要以加强服务为基础,全力优化经济环境。一是尽快开展口岸正常贸易往来,构筑口岸经济发展支柱。一方面,积极与下琅县开展双边会谈,理顺各方面的关系,争取硕龙口岸与越方里板口岸尽快对接,开展正常贸易往来,使硕龙口岸能够进出口大宗商品和货物;另一方面,积极与口岸主管部门沟通,尽快解决联检部门工作生活用房问题,为检验检疫等联检部门到位创造条件。同时积极引导双边企业在口岸进出口货物,营造浓厚的口岸贸易氛围,构筑口岸经济发展的支柱。二是加强口岸经济人才建设,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做好边贸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现有口岸、边贸人才在职攻读、定向培养;对有能力的人大胆委以重任,放手、放权,使他们有干头、有奔头;要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避免人才外流。另一方面,大力引进高级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亲商、爱商、护商的口岸经济管理队伍。用高素质的口岸经济人才队伍为边贸商提供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管理。三是用足用活政策,吸引更多的边贸商,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各涉口岸涉边贸部门工作人员要树立大局意识,在认真贯彻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用好、用活、用足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北部湾经济区的倾斜政策,积极探索口岸管理工作新途径,形成一套“便民、快捷、高效、发展”的管理体系,在项目立项、协调服务等方面为边贸商提供更多的实惠和方便。四是加强打击走私力度,净化口岸经济发展环境,维护正常的口岸经济秩序。
(作者系中共大新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大新县:搞好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加快边民脱贫致富步伐
长期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旅游业主导、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决贯彻落实区、市扶贫生态移民政策精神,把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边境群众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详细】
[大新县]千万元补助推进“双高”基地建设
近段时间以来,大新县审时度势,增加财政投入,强化服务蔗农,千方百计保住甘蔗种植面积。该县共落实财政资金1700万元用于购买补助蔗种和机耕补贴,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 【详细】
[大新县]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
整齐划一的地块、新修的水泥路、硬化的沟渠、现代化的灌溉设施……走进大新县恩城乡岜隆屯凤凰岭,记者欣喜地看到,一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正在成形 【详细】
大新县雷平镇:落实2万亩甘蔗“双高”地块
“去年冲六屯甘蔗‘双高’示范基地的开行是1.2米,收甘蔗的时候我亲自过秤,亩产达到7.5吨,所以大家要相信科学。”4月7日,在大新县雷平镇举办的甘蔗“双高”工作现场会上,左安村村委主任陈威通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各村支书作经验介绍。 【详细】
[大新县]打好“四大会战”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连日来,在大新县广袤的田野里,一台台机耕机在一片片的甘蔗地上来回穿梭,在“双高”甘蔗基地里,随处可以看到该县党员干部与农村群众一起测量、划线的忙碌身影……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