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城际型经济强县,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必须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紧紧抓住当前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促进扶绥县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紧迫感
工业化是核心、龙头,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工业化可以促使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城镇的合理布局,从而推动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聚集资金、人才、市场交易的各项要素,可以进一步降低工业化的成本,实现和支持水平较高的工业化。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关系,把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实行双轮驱动,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相互支撑,联动推进,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增强机遇意识,加快发展工业步伐
扶绥县要发展,首先要发挥“毗邻南宁、面向东盟、通边达海”独特的区位优势、日益多元化的产业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环境优势和逐步优化的人力资源优势,抢抓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多重叠加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快实施“四大”工程,大力实施“育壮”工程,做强做大食品加工业、建材产业、矿产加工业和林化林产等重点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链;实施“培新”工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培育发展剑麻加工业,引进和培育材料和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实施“活小”工程,加快发展专、特、优、新中小企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为主体,以城镇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支撑,积极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支撑”工程,建立完善工业发展支撑体系。建立完善的投融资支撑体系,营造充满活力的财政金融政策环境,创建富有开拓进取朝气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
积极发展资源型农业,构建工业化科学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围绕“以工业带动农业,工业农业相辅相成”的发展思路,通过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和科技化以及落实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等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和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经营模式,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体系,重点发展壮大甘蔗、剑麻、养猪和木薯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资源型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廉价的原料。
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工业化科学发展的产业结构。方便快捷优质的配套服务业是工业化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促进交通物流业、商贸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保险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培育发展由工业物流、商品物流和仓储物流等组成的城东综合物流园,把扶绥建设成为南宁和崇左的现代物流基地。
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
坚持“优先建设新城,逐步改造旧城,盘活存量土地,引入市场机制,法制化监管,建设特色城市”的原则,按照“整治环境卫生—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的思路,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市容“南珠杯”竞赛为契机,以经营城市新理念指导和开展城建工作,不断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投入,使城镇建设呈现出快速持续发展的态势。
一是以强化科学规划为前导构建新型特色城镇体系。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灵魂和“小宪法”,规划决定城镇发展的水平、速度和质量。扶绥县要以发展的、开放的眼光,高水平地构建覆盖全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目标明确、相互衔接的新型城镇规划体系,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优美的城镇环境放在首位,走城镇建设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城镇发展与生态容量相协调的城镇化道路,坚持“以水为根、以绿为主、以文为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水清、绿透、文昌、城秀”的发展方向,指导全县的城镇化建设,努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
二是以提升品位为目标开发新城区和以功能建设为重点改造提升旧城区。进一步完善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着手规划建设新区中小学、医院和市场等配套设施,积极开发建设精品住宅商品房,促进城区土地开发,增旺新区人气。围绕管线下地、灯光照明、路网建设、绿化美化、闲置土地处置和交通管理等六大市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旧城区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设施。
三是以管理创新为手段提高城镇运营水平。采用“政府调控、市场运作、公司经营”方式,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财政投入、信用贷款、争取上级资金、土地运作等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建立健全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化和运作方式市场化的新体制,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城区土地收储、对经营性土地严格实行依法招拍挂,努力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高效经营城区公共设施广告权、冠名权等无形资产,逐步实现城市资源利用商品化,做到以城养城、以城拓城。
四是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为动力破解城镇化发展难题。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得去”的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富得起”的问题;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进城农民工“无后忧”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得了”的问题;改革城镇住房制度,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住得下”的问题。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努力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项目建设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突破口。项目是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最佳结合体,是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积极发挥项目带动的作用,用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来推进城镇化,确定“引资建城—建城招商—招商聚财”的城镇化思路,将房地产、物流和商贸等非公用设施项目包装进入市场,运用市场资金进行城镇建设,并努力做好项目的各项配套服务工作,规范行政行为和提升政府服务功能,构建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做到城镇发展与投资收益的双赢,依托重大项目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大力解决城镇公用设施滞后的“短板”问题,完善城镇配套功能,使城镇日渐成为投资成本的“洼地”、项目聚集的“高地”和企业发展的“福地”,实现以推进城镇化进程大上工业项目、以发展工业项目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目标。
园区的建设发展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关键,是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点和重要载体,是培育工业发展主体、拓展城区的发动机,是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完善城市功能的“三赢”选择,是提高县域经济聚集水平、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扶绥县要坚持以园拓业,以业兴城,将东盟—青年产业园、城南工业集中区、科教文化园和城东物流园作为工作重点,认真做好园区发展规划,把园区的建设纳入城镇、城市建设的统一部署,并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发展规模企业和承载财源建设重大项目的重要平台。通过着力打造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优美和谐的生态环境以及有利于培养、引进和人尽其才的人文环境,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竞争力,使园区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发展的“沃土”和“引商、留商、安商和惠商”的“家园”。园区建设能够优化和调整城镇的产业结构,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并为企业提供社会化服务,形成各具特色、专业分工的“小企业、大集群”,避免出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摊大饼”发展状况和浪费资源、危及安全和污染环境等负面影响,促进园区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从而实现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优化环境、调整结构、增强地方实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标。(作者系扶绥县县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