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蓝瑞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县域经济的“短腿”是工业薄弱,而优势是资源丰富,劣势为交通不便、观念落后、信息闭塞等。受金融危机影响,实力锐减的沿海工业寻找资源丰厚、劳工廉价、政策优惠、平台宽阔的“避风港”是大势所趋。要以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为载体,抢抓产业转移机遇,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制定优惠政策、培训返乡农民工等措施,引进更多项目、资金、人才等,促进县域工业大发展。

  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突出特色,打造主导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资源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小城镇为依托,选准、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主导产业、配套产业和新兴产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突出特色,依托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有辐射力的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专业批发市场,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流通条件。

  抢抓创业机遇,深入实施“服务企业年”活动,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县域工业要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观念,千方百计激活社会资金,实现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民营化,拓宽生财之道。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民营企业家和优秀管理者。优化发展软环境,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使县域企业充满活力。

  (作者系大化瑶族自治县县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