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5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中共大新县委副书记,县长 雷多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发展的行动指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才能跨越发展。从大新县的情况看,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应把握以下方面:

  一、定好“一个目标”,凝聚科学发展新动力

  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目标就是方向,是引擎前进的动力。发展经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惟一衡量标尺。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主要动力,要把经济社会发展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让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当前,大新提出要跻身“广西区域性发展强县”的发展目标,要以这个目标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二、把握“两个趋向”,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

  当前,大新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发展既有良好的基础,又蕴藏着新的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顺应形势,把握好“两个趋向”,即第一个趋向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加快发展时期,第二个趋向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个矛盾凸显期,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壮大县域经济要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树立大县域、大战略的理念,以大作为推动大发展。一是敢于创新,会走新路;二是抢抓机遇,率先发展;三是应对挑战,迎难而上。

  三、突出“三个重点”,实现科学发展新突破   

  一是抓大事,带全局,促提速。运用科学的方法,着眼发展全局,集中主要精力,抓好一些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带动和促进经济提速发展。一是坚定不移抓项目。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全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跑上去、争回来,走出去、引进来,沉下去、干起来。点抓好锰矿基地建设、城镇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实施,不断提升项目带动的规模、层次和效益。二是毫不动摇抓工业。坚持“三个集中、三大效应”思路办工业,即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产品集中,发挥链条效应、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围绕锰矿开发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上游、连下游”,“抓主导、带配套”,“抓中间、带两端”,新办和技改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关联度,带动地方工业发展。三是坚持不懈抓农业。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线,按照“果蔗为主、畜牧结合、全县劳务”的产业布局,坚持把果蔗作为富民支柱产业不动摇,稳步发展甘蔗、水果、养殖等几个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打造“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二是抓关键,破难题,促转型。把转型发展作为主题,立足优势资源开发,突出抓好三个关键环节,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加快锰矿资源开发加工。抓好下雷和桃城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研究解决区块设置、产业布局、生活基地、配套服务、用工运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努力培育工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二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立足规模大、功能全、品位高的目标定位,紧扣“做大县城、做特小城镇、做新示范村”的思路,着力构建以县城为龙头、中心城镇为骨干、示范村为辐射的城镇网络体系。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的瓶颈,坚持以项目为支撑,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组织实施,努力破解瓶颈制约,不断改善发展条件。   

  三是抓民生,办实事,促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生,认认真真体察民情,诚诚恳恳倾听民意,实实在在帮办民事。正确处理好加大投资与加强社会保障的关系、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的关系、解决社会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设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目标的关系。当前,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保覆盖面,不断推进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企业养老保险的发展。进一步搞好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兴边富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木偶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