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9日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叶万松 通讯员 吴旗 谢胜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对推动玉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作为自治区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区),玉州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贸强区’思路,立足‘六突破’,推进‘四延伸’,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玉州区委书记蔡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认为。

  立足“六突破”,以工带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进步

  玉州区作为玉林市中心区,农业和农村经济仍占有相当比重,总体而言,农民和城镇居民的生活仍有相当大的差距,2008年,玉州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90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02元,统筹城乡一体化的任务艰巨而紧迫。为此,蔡文表示,玉州将立足“六突破”,以工带农,以城带乡,努力实现“工业化率领先、城镇化率领先、产业化水平领先、城乡居民收入领先”和“广西非公经济示范区”的“四领先一示范”目标,使城乡共同繁荣进步。一是以投资拉动为重点,在项目建设上要有新突破。玉州要实施全民招商战略,促使项目建设迅速推进,成为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引擎。二是以“借柴兴区”为重点,在工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玉州要依托玉柴把机械产业链拉长,力争到2010年玉柴配套企业达到100家以上。三是以城镇建设为重点,在商贸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玉州要在“玉—北—福”一体化的大战略下,全力配合市加快玉东新区、玉柴新区建设和中药港配套项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提升工业品服装市场、摩托车市场、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建设,带动物流、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特色街区的改造和培育,重点抓好美林商业街、振业商业广场、凯旋世纪广场等街区建设,创造条件实施云香步行街、东明小区、江岸小区、新团小区等旧村改造项目,加快茂林、仁东等小城镇建设,着力提高城镇聚集力,吸纳农民进城镇安居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四是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在现代农业发展上要有新突破。目前玉州农民工资性收入已占总收入的四成左右,要继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五是以全民创业为重点,在非公经济发展上要有新突破。力争个体工商户突破3万户,农民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实现“广西非公经济示范区”。六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上要有新突破。

  推动“四个延伸”,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和谐发展

  蔡文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玉州要科学配置城乡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倾斜,推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四方面向农村延伸,让农民像居民一样享有各种福利保障,让居民乐往农村就业、观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联动发展、和谐发展。一是推动产业布局向农村延伸。实施“多极上产业、产业进村屯”的新举措,鼓励镇、村、屯、组发挥资源、场地、劳动力资源等优势上项目。二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增加财政投入,大力开展路、水、校、医、池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玉州还将新上一批教育、卫生、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越来越多的村屯凭借良好的基础设施,利用生态、历史等资源新上一批农家乐项目。三是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为载体,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环保、供销等服务体系,使农民足不出屯就能享受到良好的公共服务。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区财政每年安排20万元奖助学金,并多途径筹集助学经费,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得起学,免收城区学校借读费,方便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里就读,加速城乡融合。建造一批农家超市。四是推动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向农村延伸。在城乡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目前玉州区1.5万名困难农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做到“应保尽保”,年内计划新建3所镇级敬老院及一批五保村,改善1500多名(户)五保户及一批“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扶养人)人员、困难农民的生活条件。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促进城市建设,实现城乡建设和谐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