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3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廖应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近年来,凭祥市紧紧抓住南友高速公路开通、国家批准设立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坚持“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的原则,以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和“城乡清洁工程”为载体,狠抓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国际口岸城市初具雏形。其主要做法如下:

  高起点编制城市规划

  规划是推进城镇化的前提,是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凭祥市城市建设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原则,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法》,做到先规划再建设。同时做到规划起点较高,并适度超前,以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城市规划方面,市委、市政府着重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明确城市发展定位,提出了“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这一定位体现了“特”、“边”、“高”功能,“特”就是要有东盟特色,尤其要有越南和壮民族元素;“边”就是明确了城市所处的地位,也就是边关和口岸;“高”也就是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要有国际都市的功能和形象。二是理清城市发展思路,确定了“拉开框架,扩大规模,提升形象,完善功能”的城市建设总体思路,明确城区建设向南、向西扩展,整合保税区、边贸区及口岸区等沿线区域,形成一个“葡萄串式”的城区。三是搞好系统规划布局。高标准完成了《凭祥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保税区、口岸区、白云新区、友谊关工业园区等片区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全国小城镇改革试点镇夏石镇规划。在抓好总体规划的同时,统筹编制专项规划,先后完成了旅游发展规划、物流发展规划等,促使相关产业健康发展。四是加强历史文化研究。成立了城市规划建设咨询委员会,专门研究凭祥历史、文化、民族及规划发展方向等内容,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高标准建设城市

  把规划付诸实施,要有高标准建设城市的实际行动。凭祥市按照规划要求,切实搞好城镇化建设。一是突出抓好旧城区风貌改造,提升城市形象。自2007年5月实施城市风貌改造工程至今,凭祥市已完成了城市风貌改造一、二期工程,现阶段正在加紧开展城市风貌改造三、四期工程。在进行立面改造的同时,统筹抓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二是突出抓好行政新区建设,拉开城市框架。三是突出抓好市政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总之,凭祥市城市风貌改造突出凭祥市边境地域的民族、历史、人文景观、现代气息等区域性国际城市特色,兼顾东盟各成员国及法式建筑风格,力求表达出一种现代、庄重、典雅、生态、地域特色。

  高质量抓好城市管理

  城市发展“三分建、七分管”。自2006年9月广西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以来,凭祥市加大了城市管理力度,市容市貌明显转变,实现了“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目标。一是组建城乡清洁工程队伍。这支队伍除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外,还有三支队伍,即综合执法大队、保洁队伍、军民突击队。二是签订责任状,实行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分片包干负责制,落实奖惩。三是加大投入,完善一批公共设施。四是出台了建立健全城乡清洁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长效机制。五是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城市管理,走出市场化运作道路。

  高水平经营城市

  搞好城市建设,必须投入大量的建设资金。在城市建设融资方面,凭祥市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一是成立城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提高政府的融资能力。二是营运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加强土地收储和经营。控制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通过土地经营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四是引进民间资本,解决政府投入不足问题。

  城市风貌改造工程不仅是一项改善城市面貌的硬件工程,同时也是树立城市品牌的软件工程。凭祥市近年来开展风貌改造工程工作,取得了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效果。一是树立了良好的国门形象。通过下大力气抓城市建设,凭祥的口岸、酒店、交通等各方面明显改善,国际性口岸城市形象初显,越南和我国各地到凭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二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随着城市风貌改造的全面完成和外来游客的增加,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人民群众收人明显提高。三是提高了文化生活水平。随着亮化工程和白云山公园的建成,休闲娱乐、群众体育已成为凭祥市民新时尚,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四是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使城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座多种文化融合,有品位、有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际口岸城市正在崛起。

    (作者系凭祥市市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