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6月2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冯学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推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要求,对于广西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崇左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接壤,濒临北部湾,是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全国陆地口岸最多的地级市之一,位于中国通往东盟的门户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是中越“两廊一圈”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特别是崇左市目前正在推进的以南友高速公路和湘桂铁路为纵轴、钦州—崇左—那坡连接云南富宁高等级公路为横轴的“大十字”交通网络,以及初步形成的崇左通边达海邻空港的交通格局,更加凸显了崇左市的区位优势。为确保《意见》在崇左市的贯彻实施,有必要对构建沿边经济的基本思路作进一步探讨梳理。

  崇左市发展沿边经济的基本内涵

  所谓构建沿边经济,就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对崇左市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新的调整,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沿边产业经济带,发展开放型经济,构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的新前沿。

  其中“面向东盟”主要强调重点发展开放型经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开放合作进入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时期。立足区位优势,崇左市提出了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新兴城市的发展定位。2010年初,市委、市政府又进一步提出“四大建设”的发展思路,强调抓住机遇,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使崇左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区域焦点。

  其中“沿边产业经济带”的“沿边”,是指沿崇左境内中越边境线533公里,涵盖崇左市的大新、龙州、宁明、凭祥4县(市)。“产业经济带”通常是指一定地域内所形成的产业相对集聚,并具有特定联系、结构和功能的带状经济区域。“沿边产业经济带”是指以边境为基本走向,通过运输通道和产业延伸,将相关地域内所形成的产业相对集聚,具有特定联系、结构和功能的带状经济区域。“崇左沿边产业经济带”是指以中越边境线533公里为走向,通过沿边公路和产业扩展,将大新、龙州、宁明、凭祥等县(市)所形成的产业线延伸为一条相对集聚的带状分布,成为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为龙头,外(沿边公路)与越南及东盟对接,内(南友高速公路)与北部湾经济区紧密相连的沿边产业经济带,凸显中国-东盟门户通道作用。崇左沿边产业经济带形成后,预期经济外向度将大幅上升,经济贸易增长潜力明显增加,有助于全面提升崇左市沿边对外开放水平,实现边境地区加快发展。

  崇左市委书记赵乐秦同志在阐述“四大建设”的发展思路时已明确指出,“崇左是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的关节点,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载体,区位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成区域合作的优势。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意味着把中国崇左凭祥-越南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国内先行建设区建立起来,把中国与东盟相连接的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崇左必须要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为龙头,打造面向东盟的产业经济带,带动沿南友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快速发展,进而推进南宁-崇左-凭祥一体化,加快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进程。通过面向东盟的产业经济带建设,带动崇左沿边开放水平的全面提升”。

  崇左市沿边经济发展的框架性思路

  一、发展口岸经济:以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龙头

  其一,以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龙头,推动口岸经济大发展。崇左市沿边口岸有凭祥铁路、友谊关、水口3个国家一类口岸,4个二类口岸和13个边民互市点。凭祥综合保税区既是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直接连接越南及东盟市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建成,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一期工程项目2010年底将封关运行,要充分发挥凭祥综合保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沿边口岸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开发水平。

  其二,以边境口岸边民贸易互市点为依托,大力发展口岸贸易,扩大边境贸易规模。崇左市建市近7年来,外贸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广西前列,已形成辐射全国和越、老、柬、泰等东盟国家的红木家具、五金机电、纺织服装、水果蔬菜、中草药、矿产品市场等六大贸易集散中心。要创新发展口岸贸易思路,推动口岸贸易上新规模、新水平。

  其三,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建设中国最大、最便捷陆路口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崇左市凭祥、友谊关、水口以及爱店、硕龙等边境口岸交通、联检大楼、储货仓、验货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同时加快中国友谊关—越南友谊口岸“一站式”快速通关模式的推进,提升提高边境口岸建设水平,打造南疆国门新形象。

  二、发展物流经济:以三大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

  根据边境贸易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加快建设将边民互市、货物进出口、保税仓库、加工贸易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的跨境经济合作区,带动沿边经济形成产业发展。要以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区、凭祥友谊关工业园区、崇左市城市工业园区等三大重点园区为重点,使之成为提升跨境经济合作区功能的主要载体,加快推进面向东盟产业经济带建设。

  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以及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推进中越“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两廊一圈”)合作的机遇,全方位、多领域拓展区域物流合作空间,利用沿边优势,加快发展边境物流业,推进物流重点合作项目,扩大物流范围,加快发展运输业、仓储业,在边境线覆盖的区域内,形成一条物流产业带,形成产业规模。

  三、发展加工经济:以边境特色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为引擎

  提升沿边开放,必须以产业作支撑。崇左是“中国糖都”和“中国锰都”,铁、铝、稀土、膨润土等自然资源丰富。崇左境内南友高速公路纵贯全境,为一纵轴;高速公路在凭祥友谊关口岸与边境线相连,中越边境线呈一横轴,形成“T”型。在纵轴经济带中,重点发展壮大锰和糖两大支柱产业,将崇左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糖业基地、锰业基地。在横轴经济带中,积极开拓东盟市场,大力发展特色产品生产和边境农产品加工,促进边境地区形成矿产品进出口加工、农林产品进出口加工、中草药进出口加工、服装进出口加工、机械进出口加工,以及仓储、配送、运输等边境特色经济。以出口加工产业对边境地区发展的带动,扩展其经济外延,逐渐形成一条沿边地区的经济带,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发展民生经济:以富民惠民的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

  崇左的惠民工程重点是改善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推进边境地区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加快乡村公路、饮水安全、农村电网、中小学校舍、卫生院(室)、广播电视、文化站、邮政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超常规措施,大力推进以中心城区为重点的边境城镇化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公益性项目,如医院、中小学校、市场等加快边境城市功能的配套和完善,使之形成产业、商贸、教育等辐射作用,从而为崇左提升沿边开放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五、发展旅游经济:以民族特色和山水园林的边境文化旅游建设为增长点

  崇左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全国壮族人口最集中的地级市,有德天跨国瀑布、宁明花山岩画、凭祥友谊关、明仕田园等知名旅游景点。要充分挖掘传承崇左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彰显壮族文化、民族特色文化。抓好大新跨国德天瀑布跨国旅游合作区、凭祥友谊关边关历史文化跨国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边关旅游、跨国旅游。抓住国家批准崇左凭祥市为中越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的契机,深化与越南旅游合作,打造跨国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开发边境文化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发展服务经济:以沿边新兴服务业为突破口

  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推动社区服务、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养老保健、文化娱乐、信息会展等需求潜力大的沿边服务产业加快发展,使之成为推动沿边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支撑点,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信息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资向沿边服务领域投资,带动和促进沿边服务业的成长壮大。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在服务业人才培训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培养现代服务业复合型人才。

  崇左市加快沿边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继续深入学习《意见》精神。《意见》发布以来,崇左市认真组织全市学习贯彻落实,多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仍需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督促检查,根据《意见》提出的战略重点、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深化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二、坚持规划先导。把贯彻落实《意见》与编制“十二五”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明确战略定位,组织力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加快编制沿边产业经济带等重大规划,主动做好与自治区有关规划的衔接,推进边境地区加快实现重点突破。

  三、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对自治区党委、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的有关口岸经济、物流经济、加工经济、民生经济、旅游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和任务,应集中力量推进各项工作,尽快落实到位。加快调整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开放型沿边产业经济带,扩大沿边经济总量。

  四、科学发展,大胆探索。认真领会把握《意见》明确支持的示范区、试验区、改革试点以及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推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先行先试,用好用够,进一步优化沿边经济的发展环境,为崇左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把边境地区打造成新的经济发展极提供强大动力。

(作者系中共崇左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