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桂林市产业转移政策的不断推进和"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战略部署的深入实施,象山区作为传统中心城区的产业和区位优势正逐渐失去。同时,随着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全面启动,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象山区要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在转移中寻找机遇,在转变中加快发展,着力打造"旅游商贸宜居城区",努力推动象山区各项工作上新台阶。
一、明确思路,努力在奠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础上实现新跨越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加快象山发展、增强经济综合实力的根本措施。多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与发达地区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兄弟县区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是我区的当务之急。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做好四篇文章,建设旅游商贸物流强区"的工作目标,为象山区指明了一个时期内的主攻方向,极大的调动和鼓舞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干劲和士气,全区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可喜局面。
第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当前,全国各地纷纷把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技改力度、提升传统产业档次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力图抢占未来发展新的制高点。如果不能在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抢占一席之地,就会在新一轮的竞争发展中陷入被动局面。从我区的实际情况看,作为传统中心城区的区位、市场、产业优势逐渐失去,面临着发展空间受限,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城区整体功能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凸现。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激活资源、放大存量、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在新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第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保障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不仅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发展经济的根本动力。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就必须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推动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良性循环,就必须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要为经济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妥善协调和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我们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切实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努力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快推进"三大园区"建设,着力打造城南现代化商务中心。按照规模化、组团化、产业化的要求,完善"万福旅游度假园区"五个功能划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项目落地,将其建成连接临桂新区的集观光游览、会议接待、度假休闲、体育健身为一体的"幸福家园"。着眼建设大宗商品和国内外旅游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整合平山、沙河片区的专业市场、仓储设施和物流设备,推进"城南物流园区"建设,使其成为桂林现代化物流集散地。抓好桂阳公路沿线产业化进程,在迎宾路、九美桥一带开发建设集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产品制作、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桂林科技城(象山园区)",使其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以园区建设和老城疏解提升为牵引,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和德天商业广场二期工程建设,完善城南大型专业市场建设,形成设施先进、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管理规范的现代商贸市场体系,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把城南片区打造成我区新的现代化商务中心。
二是努力破解项目建设瓶颈,打赢"四大建设"攻坚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住主要矛盾,把握工作关键,千方百计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搞好土地储备,解决融资问题,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全力以赴抢抓项目建设进度,坚决打赢城市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城乡风貌建设"四大建设"的攻坚战,确保全年5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任务。要强化协调服务,着力推进桂林立白日化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年产洗洁精6万吨及洗衣粉15吨扩能更新改造,促其快速成长;加大对桂林高峰新型建材等新建工业项目的服务力度;加快建设红街广场、德天商业广场二期、联达·山与城、润鸿水尚、人民医院综合改造等项目;对香港溢达公司计划投资10~20亿元,建设集设计、加工、展销、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化服装生产基地项目,明确专人负责,紧抓不放,抓紧谈成报批,为持续发展备足后劲。
三是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做强做优工业经济。加快提升产业层次,重点围绕玻璃、啤酒、建材、纺织、化工等支柱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努力培育优势企业,加大改革改制和科技投入力度,鼓励现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创名品、创名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做优。加大对桂林橡机、长虹、立白、晶盛玻璃等公司的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桂林立白日化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年产洗洁精6万吨及洗衣粉15吨扩能更新改造的服务力度,促其快速成长。着力破除工业发展瓶颈,积极对接雁山组团,引进一批环保型、集约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向特色产业园区集聚,形成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挖潜和引进并举,实现辖区工业企业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低中技术型向高新技术型转变,全面振兴工业。
四是全面提升商贸档次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德天商业广场、金地球农机汽配大市场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打造"一品一街",聚集商流人气,提高经营效率,增强辐射带动力。扶持联达商业广场优化业态,改善周边环境,提升经营品位,促进发展壮大。完善中山路沿线商业设施和配套建设,加快百货大楼、桂林宾馆扩建改造工程,帮助重点商贸企业改造经营设施,改进经营方式,大力发展业态多样、服务精细、功能综合的高品位现代商贸新型业态,培植一批商贸品牌龙头企业。进一步采取优惠政策,发展实力强、产值大、税收高的本部经济。适应城市建设需要,大力发展休闲经济、便利经济和文化经济,着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重点的生态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统筹协调,努力在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上实现新提升
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要以当前正在推进的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部门之间交叉重叠的行政管理职能。紧紧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政务行为,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增加行政透明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内容,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使人民群众和企事业单位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
二是全面提高办事效率,营造商机无限的投资环境。牢固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理念,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为重点,着力解决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及时调整与新形势、新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切实做到服务事项规范统一,服务程序简化公开,办事时限压缩提速。抓住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围绕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目标,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做到热情服务"零距离",优质服务"低成本",跟踪服务"高效率",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发展,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开放。
三是加强社会环境建设,营造舒适和谐的社会环境。围绕建设"平安象山"、"和谐象山"的目标,把加强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道路、通讯、电力、供水、排污、垃圾处理等建设力度,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行路难、用电难、通讯难、饮水难问题,切实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文化建设,多层次、多渠道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加大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积极探索实践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整治各种突出治安问题,及时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统筹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化解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加快老城疏解提升步伐,营造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坚持"特色立城",围绕万福路、桂阳路两条主轴,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形成"西连临桂、南拓雁山"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以"项目大会战"为载体,加快推进中心片区、环城南路片区、大风山片区、龙船坪片区和"城中村"改造,进一步疏解提升老城,不断拓展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要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参加第七届"南珠杯"竞赛为契机,继续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加快城乡风貌建设,全力推进城市节点改造建设。围绕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坚决落实保护漓江的各项措施,全面构建起科学保护漓江的长效机制,认真抓好滨江南路建设、南溪河(象山段)的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乡人文和人居环境,使城市面貌更美、生态环境更优、人居环境更佳、人民生活更幸福。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