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8月1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蓝 晓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探讨具体实施之策。就县域来说,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着力在抢抓、善抓、敢抓三方面下工夫,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深化认识,认清责任,着力在“抢抓”上下功夫、求实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经济取得了较快速度的增长,但因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数量、轻质量,重处延、轻内涵”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经济增长尚未完全脱离“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轨道。就县一级来讲,促进经济增长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要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深刻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等不及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强化科学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抢抓机遇,快速行动,破解“转而不快”难题,取得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进展、新成效。

  拓宽思路,创新方法,着力在“善抓”上下功夫、求实效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难度很大,必须大胆探索,积极拓宽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找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点。为此,一要强化学习。通过加强有关的理论学习,转变不合适宜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摒弃一切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东西,树立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发展理念。二要深入调研。通过开展比较深入、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着力查找阻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找准促进县域经济转向高质量、优结构、可持续、惠民生的好路子、新路子。三要突出重点。对后发展地区而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从现阶段看,要集中精力、集中力量,着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才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正视困难,勇于负责,着力在“敢抓”上下功夫、求实效

  近年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地都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推进项目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奋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良好势头,取得较好成效。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差距还非常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着力解决后发展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产业化严重滞后,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压力很大,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以敢于负责、勇于负责的精神,切实转变领导方式,敢抓敢管,敢于触及矛盾,善于攻克难关。只要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有利的事,就要坚定不移去抓、去干,一抓到底,落实到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