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9月1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容康社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按照富民、强县、奔小康目标要求,选准工作着力点,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促进科学发展新跨越,是摆在我区各县(区)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按照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邕宁区实际,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五大会战,是邕宁区开展这一重大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和付诸行动的抓手。

  抓好工业项目建设大会战 加快“工业兴区”步伐

    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没有工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发展的新跨越。从邕宁区实际看,工业发展滞后是制约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因此,要以开展“项目建设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为载体,下大力气抓工业项目建设。一是以八鲤工业集中区建设为载体,加快工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培育新兴产业。主动接轨长三角、珠三角,融入北部湾,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工业招商活动,积极主动争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集中精力抓项目,大力推进一批工业的好项目、大项目,逐步解决工业短腿的问题,实现工业发展质的飞跃。二是把项目的贡献与政策扶持结合起来,鼓励引进投资大、纳税多、科技含量高、用地少的企业,培育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主的核心企业和优势产业,构建低碳工业园区。三是引进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邕宁区设立企业总部、研发机构、营销机构、采购中心、培训中心等,把总部经济培育成新经济增长点。四是继续落实好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增强跨越发展的支撑力

    城市基础设施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又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历史原因,邕宁区城市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也阻碍了对外开放步伐。要以开展“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充分利用新区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的融资平台和技术平台,加快龙岗片区、八鲤工业集中区和五合临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项目引进和落地开工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为新区开发建设夯实基础。今年南宁市政府下达给邕宁区的征地拆迁任务为9300亩,同时邕宁区要实现龙岗片区4000亩以上、八鲤工业集中区2000亩以上、五合临港产业园区1000亩以上的土地储备任务,还要做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要按照“先征后转、征转分离”的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统征统储”试点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结合邕宁区防洪工程建设,对蒲庙大桥至蒲津公园段进行旧城改造;开展主干道两旁建筑“穿衣戴帽”工程,进行立面清洗、装饰、拆除防盗网等整治。筹集资金开展那晚“城中村”、南北高速公路沿线、五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改造工程。四是抓住南宁市打造滨水生态城市机遇,以建设宜居城市为切入点,结合“两江”沿江经济带的建设,抓好邕江和八尺江沿江房地产开发建设,创造宜居环境。

    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大会战 促进园区经济发展

    产业园区是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园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邕宁区要根据“一港两江三区三带”的发展思路,立足邕宁区的区位优势和定位,高标准、高起点对城区的产业园区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如围绕牛湾作业区建设启动五合临港产业园区建设,沿邕江南岸布局规划建设港口型物流园和临港工业园,形成集加工、制造、仓储、配送及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区。采用“一区多园”方式,创建八鲤工业集中区5大园区、基地和市场,即:消费品工业基地、机械加工制造园区、建筑工程机械大市场、南糖企业工业基地和电镀工业基地。同时,加大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增强企业入园的吸引力。

    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 进一步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构建现代交通网络既是一个关系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又是关系人民生活的民生问题。因此,要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尽快改变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状况。具体来说,力争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龙岗片区5号路、2号路、3号路等主干路建设,形成“三纵两横”的城市主干道框架,并争取下半年开工建设龙岗片区1号路及4至10号路等7条城市干道项目。依托牛湾港区建设,逐步完善港口及其周边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蒲庙-新江-百济-钦州二级公路、中和-那楼-新江二级公路、蒲庙龙岗经那连至良庆二级公路、那元经光和至那马二级公路、百济-镇龙三级公路等,打通连接乡镇间路网。以完善的交通网络为又好又快发展夯实基础。

  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大会战 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一段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大会战,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重点放在农村的具体行动。要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渠道节水配套改造、渠道三面光、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年内实施20项水源建设工程,实施18处惠及1.3万人的农村人饮安全解困项目建设,使农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作者系中共南宁市邕宁区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