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王建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途径。作为荣获2009年度全区“科学发展进步县”和“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兴安县,如何找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以加快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发展新兴产业

    目前,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县域经济发展也要顺应这一发展大势,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结合兴安县的实际,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以太阳能光伏为重点的新兴产业,引领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区域发展核心竞争优势。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更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和长久之计。在技术改造过程中,要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方面的支持和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尽快走上充分依靠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发展的快车道,以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为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兴安是全国矿粉生产基地,有着“矿粉之乡”的美誉,但多年来一直是以粗加工为主,经济效益低。近年来,兴安加强引导,推广技术,促使行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通过对外推介资源优势和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矿粉深加工企业和以矿粉为原料的建材生产企业,推进产业升级。同时,还积极引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丰收。

  推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这是解决当前农业结构性矛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用工业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突破口。近年来,兴安县从政策、资金、项目方面,落实扶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放宽审批条件,重点抓好一批基础牢固、辐射面广、带动较强的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科技开发等龙头企业。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政府、企业、银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银企合作洽谈会,加强银企项目对接。通过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既提升了农业发展效益,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合理流转土地

    搞活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也只有合理流转,才能提高使用效益。在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中,兴安县结合实际,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实施经济政策激励,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和路子,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热情,从而加快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益,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富裕创造了条件。截止目前,兴安县通过积极引导和服务,流转农村土地(包括耕地、山林)经营权面积33万亩,有力地带动了优质稻、果业、甜玉米、蔬菜、毛竹等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全县农业逐步形成了区域化、规模化。

    (作者系中共兴安县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