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梁宗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对工业园区来说,应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培育企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强化节能减排、加强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集聚各种生产要素、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努力实现工业园区的科学发展和形成规模效应。结合防城港市港口区的实际,笔者认为,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发展方式转变,应该努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增强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发展方式转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对防城港市的发展定位和要求,必须把发展工业园区作为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防城港市大西南临港工业园是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园。在当前各地都抢抓机遇、竞相发展的形势下,慢进也是退,不进更是倒退。园区要抓住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的机遇,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设的机遇,抓住享受北部湾经济区、西部大开发、沿海开放城市、少数民族地区等优惠政策的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二、按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求解决好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集群发展问题

  
  工业园区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产业定位、集群发展问题。产业定位是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港口区要紧紧依托大工业、大港口,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科学明确产业定位,以磷化、钢结构、冶金建材等为主导产业,采取有力措施争取在短短几年时间,扩大规划面积和工业产值;化解产业发展瓶颈是园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园区要发展,项目、资金、土地是关键。只有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把握发展方向,创新工作方法,不断破解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才能做到“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成功一片”,实现园区连片开发、“滚动式”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园区产业呈现集群式发展。重点发展园区磷化产业集群,现已落户磷酸企业17家,其中竣工投产9家,2009年磷酸产量27.2万吨,磷化产品出口占全国磷化产品出口总额的56%,是我国最大的磷酸加工出口基地。钢结构、冶金建材产业初具规模,现已落户中-重工、中冶实久等29家企业,达产后年产值可超160亿元。


  三、加大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环境的力度

  
  大规模、高水平的招商引资和优质的服务,是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招商引资环境,依托钢铁项目、核电项目、大海粮油等重大项目开展产业招商,通过组团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大型会展活动开展会展招商,吸引大批企业到园区考察洽谈。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建立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服务机制,规范招商引资工作流程,成立项目代办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把服务企业作为第一职责,把企业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把安商、稳商、富商作为最终目标,对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对每一个问题都解决到位,对每一句承诺都兑现到位,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四、引导入园企业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和技改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加强节能减排是园区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要求。把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环境有效结合起来,强化节能减排,加大技改力度,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才能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把好入园项目环保准入关。要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督促企业增加防治污染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不断加大对园区企业实施技改的投入力度,帮助企业争取技改项目资金,大力推进技改项目顺利建设,促进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园区工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作者系防城港市港口区区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