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09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蓝瑞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改善库区民生是促进库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维护库区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自1984年岩滩电站动工兴建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为改善库区民生做了大量工作,着力解决库区移民生产生活问题,着力处理库区遗留问题,着力改善库区基础设施,着力维护库区社会和谐稳定。

    大化瑶族自治县改善库区民生的做法及成效主要有:一是领导挂帅,部门分责,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建立县四家班子领导分别联系16个库区乡镇、109个县直部门分别联系库区村屯、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户口工作制度。同时,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给库区群众办实事,送温暖。二是切实解决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抓好与水库移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岩滩库区移民口粮补助款等的管理和发放工作。三是抓好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开展库区移民就业技能培训,拓展移民就业渠道,增加移民收入。五是抓好库区维稳工作,切实化解矛盾,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库区和谐发展。在已有的基础上,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改善库区民生的工作力度,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移民工作质量。干部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改善库区民生工作的开展。要以抓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以实施岩滩水电站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工作为载体,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为确保各项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精心组织实施《广西大化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攻坚战。加强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道路、码头、桥梁、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有效解决大化库区移民交通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切实改善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库区经济,帮助移民增收。发展经济是改善库区民生的基础。一是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做大做强淡水养殖和水产品加工业。大化淡水资源丰富,要瞄准市场,在发展“名、特、优”鱼产品上做文章,提高鱼类产品的质量。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鱼类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利用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化是有名的水电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硅石矿之乡、淡水养殖之乡、布努瑶之乡,又是库区、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大石山区。大化红水河奇石天下独绝,红水河百里画廊风光迷人,岩滩库区亮丽壮观。要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发旅游业,使之成为新经济增长点。三是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为库区移民进城入园、创业创收提供平台。大化有硅石矿、方解石、钛铁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化库区又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是解决移民生计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园区建设,吸收更多的库区移民入园创业增收,促进经济发展。

    加大教育扶持和就业培训力度。教育和就业培训是改善库区民生的治本之策。一是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使劳动力培训、就业和输出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建立库区劳务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畅通信息渠道,实现劳务信息资源共享。二是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机制,紧贴市场需求开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库区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库区移民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落实库区劳动力转移和移民就业的扶持政策,建立库区再就业专项基金,提高政府对库区劳务输出和移民就业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管理体制。开展劳务培训、劳务技能储备、劳务输出一条龙市场服务,帮助移民就业。

(作者系大化瑶族自治县县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