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的关系,使城乡在协调互动中实行共同繁荣。
今年我在成都参加了玉林市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专题研讨班(第二期)的脱产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启迪了思路。同时,透过这些地方的成功经验,使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玉林市委、市政府在推动城乡科学发展过程中所作决策、所定举措、所抓工作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尤其是玉林市委三届七次全会上作出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更是牢牢把握住了发展的时代脉搏,紧紧抓住了玉林市在新时期下发展的新趋势、新机遇,真正把玉林的发展实践统一到了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通过学习培训,通过对北流市情实际的再思考再认识,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统筹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实施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政策措施的一体化,必须努力做到“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学习调研,努力转变统筹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无论是理论、政策、法规,还是实践方面都有许多未知的领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加强调研、加强思考,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创新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2009年以来,北流创造性地开展了“鼓士气、促发展、争一流”每季一报告活动,通过每个季度分层次、分系统、分行业举行报告会的形式,由工作在城乡一体化一线的各级领导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讲理论,讲国际国内形势,讲市情、镇情、村情,讲本地本部门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具体实践中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使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深化对统筹城乡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促进了学习成果的转化,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学促工、以工检学的新平台和北流创建学习创新型领导班子的新品牌。今后,北流市要按照“形式丰富、内容深化、层次拓展、范围扩大”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好“每季一报告”活动的平台作用,通过组织领导干部集中学、邀请专家辅导学、走出门去实地学等方式,不断用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理论和实践新经验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统一思想,创新思维,为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实施城乡“六个一体化”营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环境。
二是注重规划的基础和先导作用,努力使统筹的效果更好更明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是龙头、是基础、是先导。从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龙泉泽区的“龙华实践”、郫县安德镇的“三化联动”、双流县彭镇羊坪新居等这些城乡一体化的成功典型中,可以看到一个共性特点,就是这些地方在具体工作中都做到了统一规划,统筹考虑,精心组织。要抓住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有利契机,坚决摈弃旧的、落后的发展理念,坚决杜绝“拍脑袋”决策和随意性规划,彻底打破城市一元规划、简单区域规划、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范畴,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综合规划,形成城乡发展协调、资源配置合理、产业层次分明、优势特色明显,城乡交通、教育、卫生、供水供电、通信邮电、垃圾处理、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保护通盘考虑、统筹安排的现代化城乡发展布局。要围绕实施“玉-北-福”一体化战略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搞好规划,不断提高城市的辐射带动和人口吸聚接纳能力,以城带乡;围绕创建广西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市搞好产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规划,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以工促农;围绕创建广西现代农业示范市搞好规划,不断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政策措施的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让农村和城镇、农民和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注重机制创新,努力在统筹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新动力新活力。现行的很多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大多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大背景下出台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利于甚至严重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通过遵循现行体制来实现“六个一体化”有相当大的难度,从成都市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实践中可以窥管见豹。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的确权和流转没有先例可循,现行政策法规、机制体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途径。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成都市的经验就是创新机制体制。2009年,北流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城投公司参与国企改革模式,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市场运作,通过实行“收购盘活→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环境→土地升值→再投入搞公共设施建设”的办法,先后从长城公司成功购回了五金公司、糖烟公司、奇兰公司(市氮肥厂)等企业5576万元债权,通过盘活企业资产,筹集了2.4亿元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为2796名改制企业职工支付了安置费用,职工安置费标准是全区最高的。通过体制创新,通过城投公司参与国企改革,既筹集了资金,解决了企业改制问题,又安置了工人,解决了社会稳定问题,同时加快了城北区“退二进三”步伐,收到了企业获得新发展、工人获得新就业、城建获得新突破的良好效果。同样,在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方面,通过发挥北流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北流市工业园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平台作用,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建成了城区给水工程、城区连接周边的主要出入口干道、城区和园区污水处理厂,加快了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北流市职教中心等城市重点项目的建设。今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继续努力在城市经营管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国企改革等基础性、关键性环节和工作上,勇于先行先试,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出一套符合北流实际、充满活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顺体制,搞活机制,为加快推进三个集中和六个一体化提供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是注重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努力在统筹的方法上更切合实际。城与城、城与乡、乡与乡之间,在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特点,以及区位、人口、资源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和差距。因此,在具体模式上不能搞一刀切,在发展目标上不能盲目求大求全。近年来,北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重点突破,探索和创建了以民乐镇罗政村等为代表的生态家园模式,以清湾镇中龙村等为代表的农家庄园模式,以隆盛镇中和村等为代表的小集镇模式,以清湾镇候山村等为代表的人文乡村模式,涌现出了一批城乡一体化典型,并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北流市情实际的城乡一体化新路子。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因地制宜、重点突破这个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方法,充分考虑各地在发展基础、产业、区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明确目标任务,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发展优势,努力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一些项目上快速突破,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众,取信于社会,获得更大的正面影响和更多的支持。在面上着力抓好城乡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环境卫生、社会保障、平安建设等方面工作,在点上突出抓好民乐镇罗政村、山围镇石根村等现有城乡一体化典型的改造、完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打造北流镇甘村、民乐镇萝村、隆盛镇中和村、平政镇灰沙村、六靖镇龙湾村等一批新的城乡一体化先行点,多层次考虑,多渠道投入,多模式推进,鼓励探索,支持创新,不断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扩大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果。
(作者系中共广西北流市委书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