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并提出了“四个更加注重”和“五个坚持”的发展论断。可以断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成为“十二五”甚至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领域变革的一个关键语汇。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就是要抓住这个主题和主线,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临桂县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努力打造广西经济强县,县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从2005年起,连续5年进入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西部百强县行列。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与2005年相比均翻了一翻多,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大幅下降。初步预计,2010年全县可完成生产总值(GDP)112亿元,同比增长18.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亿元,同比增长32.2%;组织财政收入将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4.2%。实践表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临桂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未来5年,临桂面临着建设临桂新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等来自区内外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作为“再造一个新桂林”的主战场,临桂县必须按照五中全会提出的“四个更加注重”和“五个坚持”的要求,勇立转变发展方式的“潮头”,争当科学保护漓江的“先锋”,努力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扩大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从而达到科学保护漓江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及加快临桂新区建设和促进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良性互动。
一、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方式的主攻方向。就临桂而言,要坚持走新型经济发展道路,推动一产二产化,二产三产化,三产集成化,以三次产业的联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打造百亿园区为目标,将秧塘、鲁山、乐和、会仙等工业园整合形成工业集中区,重点扶持园区内的娃哈哈、福达汽配、华力重工、莱茵生物等一批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带动力强、拥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几十亿元、税收上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形成机械、医药、食品、通讯、化工、农产品加工六大战略支撑产业,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增强工业后续发展支撑能力。二是着力推动三产集成化。抢抓桂林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主动融入桂林旅游圈,不断挖掘整合义江、会仙湿地、李宗仁故居等旅游资源,围绕“历史名人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大型主题公园”三条主线开发建设旅游品牌,重点打造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精品工程,构建人文和景观水乳交融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发挥航空、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和便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加快建设临桂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和一批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市场,大力发展餐饮酒店、连琐超市、文化娱乐、商贸会展等新型服务业态,逐步将临桂建成大西南的物流、商贸中心和桂林旅游消费副中心。三是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推动一产二产化。重点扶持壮大温氏、桂柳、利源、盖天香粮油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和一批相对应的产业协会,拉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发展;以刘三姐茶园、武明山庄、会仙七里坪桃园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为龙头,在321国道、机场路沿线,义江和古桂柳运河沿岸,临桂新区周边建设一批集“旅游、餐饮、科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打造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带,辐射带动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临桂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应加快搭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实施科技服务提升工程。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确保财政科技经费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建立和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全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二是实施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程。重点支持福达机械、娃哈哈、三金科技、莱茵生物等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高科研和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社会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其中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60%;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专利申请的扶持力度,力争到“十二五”末高新技术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达到80%。三是实施创新产业推进工程。全力支持秧塘山水科技园等园区内的福达汽配、华力重工、娃哈哈等传统企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二次创业”,支持医药、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园区向高新技术产业园方向发展,使之成为桂林市高科技示范园区或低碳经济示范园区。四是实施人才战略工程。采取高薪聘请、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方式,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并寻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争取让科技成果优先在临桂园区孵化,科技项目优先在临桂园区开发,构筑临桂人才科技“蓄水池”。
三、全力打造生态临桂,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坚守生态环境生命线,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一是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支持企业推广各种循环经济模式,注重培育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使之成为临桂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新增长点。二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严把环保门槛,严格限制“两高一低”产业进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两高一低”企业转产。三是大力推进生态临桂建设。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创建全国生态县,重点加快城镇绿化体系建设,推进西城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综合整治,加大会仙湿地、义江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治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四、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主动搭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平台
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因此,要坚持以更大的魄力来扩大开放,以更实的措施来推进改革创新。一是主动融入多区域合作。国外着力突破日韩,主动对接东盟,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圈,区外加强与港台的合作,主动融入泛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方式,延伸招商触角,采取“链条式”、“聚核式”招商,紧紧盯住国际500强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着力引进一批投资额大、带动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好项目、大项目。三是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加大行政、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政绩导向机制,努力构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五、加大民生改善力度,合力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临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社会更加公平正义,更加和谐稳定。一是统筹兼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重抓好交通枢纽、县城改造、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二是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十项惠民工程。重点推进能源沼气、人畜饮水、农村水利等惠民利民工程,着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三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岗前培训,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城市困难人员、失业职工、返乡农民工以及新区征地拆迁造成的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四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障范围城乡全覆盖,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大力推进教育、卫生、人口计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系中共临桂县委副书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