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0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雷多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笔者认为,围绕增强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应着重在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上下功夫。

  提高学习能力。领导干部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在学习中提高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学习中领悟人生真谛、实践人生追求。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成内行领导。做好学思结合,增强运用能力,联系实际,知行合一,做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进步的学习型领导干部。

  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是提高党员领导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群众观,确保决策方向正确。坚持调查研究,摸实情听民意,广泛发扬民主,推进民主决策,使决策建立在的客观基础之上。严格程序,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建立违反程序追究和决策失误追究制,使决策真正做到程序化、科学化。

  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关系到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任务的落实。与上级沟通时,应准确理解和领会上级的意图,尊重上级作出的决定,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积极执行,及时汇报。与下属或群众沟通时,不要习惯于采用命令的方式,应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班子正职与副职沟通协调时,应该授权、放权、不越权,支持、依靠、不撒手,关心、揽过,不推诿。作为副职,需要正确地对待领导、下属和自己,做到宽以对下、严以律己,尽心尽职把工作做好。

  提高判断应变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是对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考验和挑战。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善于科学决策、有效调控,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为此,要提高科学研判能力,从多种备选方案中快速优化选择;提高有效调控能力,迅速控制事态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解决矛盾和问题。

  提高工作创新能力。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是集分析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应变能力等诸多单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能力,关系到领导工作效果。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强化学习实践,努力提高工作创新能力。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新问题。同时,学习科学知识、现代管理学知识、法律知识等,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确定工作新思路,制定工作新措施,打开工作新局面。

  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加强对形势的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重大动态,胸怀全局,多谋善断,不断增强领导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原则性和创造性。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突出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大事。既要善于谋划长远,更要善于抓落实,把现实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未来发展统一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统揽全局的能力,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提高科学用才用权能力。善于识才、用才、容才、惜才,“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科学发展,这是一个成熟的领导干部必备才干。领导干部在用人上既要知其长,又要知其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形成上下级关系融洽、工作效率高的共事环境。应做到爱才不妒才,护才不毁才,重才不弃才,真正让优秀人才茁壮成长、脱颖而出。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慎欲,不贪钱财、不贪酒色;慎情,不为亲眷、朋友、身边的人所左右;慎独,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作者系中共大新县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