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12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夏振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共富川县委十二届二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提出了富川“十二五”期间要全面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努力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总要求。我认为,贯彻落实好市委二届九次全会、富川县委十二届二十次全会精神,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十二五”规划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要充分体现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贯彻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县域发展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上,要根据全县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全县划分为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要把县城作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发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把莲山、白沙工业园区,即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作为重点开发区,规划发展生态循环工业。把富江河流域和龟石水库及周边地区作为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特色效益农业,同时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工程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把西岭山自然保护区作为禁止开发区域,加强植被保护,有计划地实施教育移民和生态移民,逐步减少保护区的居住人口。在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核心区和富川特色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上,要遵循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园区与园区之间的资源流、能量流和信息流流向,合理规划和布局循环经济链上的各相关企业和管道,实现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资源,使园区内的各企业效益最大化,园区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突出抓好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要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二五”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任务,全力以赴去抓。要以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为前提,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寓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中,寓产业发展于生态建设中。在工业方面,要突出抓好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建设,要举全县之力推进华润电厂、华润雪花啤酒等项目和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核心区的建设,确保项目和园区如期建成投产。要加快已签约的几个风力发电场项目开工建设,力争2012年以前全部建成发电。突出抓好电力、建材、烟辅材料等三大工业产业加快发展,其中电力产业要建成超50亿元产业,建材产业要建成超20亿元产业,烟辅材料产业超10亿元。在农业产业方面,要继续重点抓好生猪、脐橙、烤烟、蔬菜四大特色效益农业,全面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公司+基地+规模种养大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经营和流转,促进土地向特色现代农业、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集中。在服务业方面,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加快发展生态休闲和民族文化旅游业,把发展旅游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文化产业、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以旅游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为支撑,旅游、文化、城镇化互促、互补、互兴的特色发展路子。

    三、突出抓好生态文化建设,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生态环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准绳,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通过开展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单位、生态文明村屯、生态文明庭院等文明评比创建活动,让公众从精神形态上转变思维方式,在全民全社会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培养和树立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废物利用,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要围绕富川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景点,重点推进秀水状元村、凤溪、铁耕、福溪瑶寨和神仙湖生态休闲园建设,启动古明城的保护性开发,以“富川脐橙”节和瑶乡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大力开发瑶族蝴蝶歌、长鼓舞、瑶锦瑶绣、瑶族服饰等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打造瑶族盘王文化传承基地,提升瑶乡文化知名度,努力把富川打造成为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瑶乡生态休闲游目的地。扎实推进“绿满瑶乡”造林绿化工程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在大力保护好西岭山自然保护区的同时,把龟石水库周边、天堂岭林场、凤凰山公园、马鞍山公园、富江河两岸划为生态环境保护区。要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加强对重点行业节能监督和管理,加快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着重推进电力、建材、啤酒、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不断降低企业能耗。

    四、突出抓好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软环境。要实施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制定财财政和税收政策,对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企业加重征收环境税,对实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或从排污收费建立的生态环境基金中给予支持。要实施鼓励消费者参与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节约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机制。鼓励消费者回收生产生活中可再利用和危害环境的物品,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活垃圾、用电、用水等排放和利用收费制度,避免资源的不合理消费,减少生活垃圾排放。要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新技术。对环境污染大、工艺落后、浪费资源严重的企业经技改后改善不大的坚决淘汰。对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等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作者系中共富川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