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1月19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覃志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政之要,在于得人。发展之要,在于用人。党的十七大以来,平南县根据中央、自治区以及贵港市的部署要求,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以扩民主、竞选拔、强监督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平南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一、扩大民主开掘选人用人的源头活水

  提名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初始环节,又是关键环节。干部群众对此十分关注。在实践中,平南积极探索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改进和完善县委管理重要干部的初始提名工作。一是采用多元化提名干部。平南在提名县直部门行政正职和乡镇党政正职时,全部经过县委全委会、县处级领导干部大会、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大会以及县委组织部、空缺岗位所在单位干部职工、个人自荐等提名程序,最后再综合研究提出提名人选。通过这样,充分落实了干部群众的提名权、参与权,最大限度提高了提名权覆盖面,有效解决了少数人提名、提名少数人的问题,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提名中来。二是采取实名差额制提名干部。平南规定,单位党组织、组织部门、县委书记等领导个人或群众推荐初始提名人选,必须采用书面署名形式,必须写出推荐材料并署名填写《干部任用推荐提名表》,每个职位按不少于1:5比例提名初始人选。实名差额制的提名,明确了提名责任,约束了提名的随意行为,促使干部提名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实现了干部任用好中选优,优中选强。三是采取公开式提名干部。当全县出现领导职位空缺时,县委组织部在民主推荐前,将领导职位空缺的相关信息及时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通过会议、媒体的形式公开提名选任领导职位的相关方案,接受干部群众的推荐,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和反馈提名情况。这样,就有效抑制了暗箱操作,张扬了民主公开,能让参与者放心,让干部群众满意,进一步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

  二、竞争择优“赛场选马”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竞争性选拔干部,是选贤任能的有效途径。平南把加大公开选拔力度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来抓,打破干部选拔任用的视野局限,在更大范围内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实现好中选优,人岗相适,为平南科学发展集聚优秀人才。一是竞说选干部。竞说选拔干部最大的优点是促进了公平竞争,有效实施了群众评判,实现了能者上的选人目标。2010年初,平南试行竞说选拔方式产生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农业局局长、人民医院院长,共3名重要部门一把手,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影响深远,参选者心服、信服。主要做法是在通过各种推荐方式产生推荐人选后,对推荐人选进行民主测评和考察,最后以1:3的比列确定竞说人选,竞说人选在相关人士代表中进行演讲,由参会者根据竞说情况进行评分,以得分高低确定进入县委常委会票决的人选。二是票决选干部。票决选拔干部能进一步提高干部任用民主程度,有效抑制干部任用个人说了算的旧现象的发生,更能整体体现县委委员、县委常委对干部任用的参与权、选择权、决策权,干部任用的规范化和公平公正性更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从 2008年起,我县就全面推行了干部任免票决制。对一些重要干部的任免还经过县委常委会和县委全委会两轮票决才最终决定,对一些公开选拔的干部任免全部推行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决定人选。三是公开选干部。通过公开选拔干部,真正让干部选拔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优”,真正实现了竞争出人才,竞争出活力。2008年,我县选择22个县直部门中层领导职位面向全县进行公开选拔。2009年5月,我县在全市率先面向事业干部公开选拔10名副科级党政领导,打响了面向事业干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第一炮。2009年还面向全市公开选拔1名乡镇人民政府副职领导,面向全区公开选拔1名县直部门副职领导。2010年面向全县公开9名副科级领导干部,1名正科级领导干部,面向全市公开选拔5名副科级领导干部,面向全区公开选拔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

  三、强化监督大力匡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匡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是党员和群众最关注、最期待的问题。近年来,我县按照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选人用人监督机制,加大对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惩治力度。一是实行全程纪实制。在干部提名环节要求详细记录干部选拔任用提名人、提名形式、提名程序,在考察、酝酿、讨论等环节要全程落实好每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记录好每个环节的具体讨论酝酿情况,确保干部任用每走一步都有根有据,每个环节都可以倒查备案,真正落实对干部任用的有效监督,促使干部任用工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二是实行决策备案制。在开展工作中,实行重大问题决策备案制度,要求在干部任免、大额资金使用、重大建设项目的确定、全局性的重大改革措施及其他重大问题形成决策后,及时填写重大问题决策备案登记表和会议有关材料做好备案。备案制度的实行,有效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对于促进全县各级党组织增强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及决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加强干部群众对县委工作的积极有效监督,更好推进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三是积极健全监督机制。积极整合干部监督工作资源,加强组织部门与执纪执法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重要作用,形成了齐抓共管、相互配合的干部监督工作格局。在确定考察对象之后,征求纪检、计生、信访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对严重违规用人问题实行立项督查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干部监督工作机制。

(作者系贵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共平南县委员会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