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温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缩小城乡二元经济发展差距的重大举措。兴业县作为一个欠发达后发展的新建县,需要从强化五个理念入手,结合县域实际,积极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强化规划先行理念

  构建统筹城乡发展新蓝图

  推进城乡一体化涉及到诸多方面,需要用科学的规划统筹和引领,必须牢固树立规划先行理念。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和完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相互衔接的覆盖全域的规划体系,有效地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二是制定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规划和村屯规划。从兴业来说,应重点抓好大平山、城隍等中心镇的规划建设。大平山镇依托区域内良好的机械产业、养殖产业和种植业为基础,发展机械制造、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城隍镇依托区域内农产品资源优势和生态条件,发展轻化工业、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同时,以大平山镇陈村、葵阳镇四新村等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为典型,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

  强化产业支撑理念

  加快推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产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发展要以工业产业为核心,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工业发展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助推工业发展,形成工业产业与农业产业均衡发展良性循环。一是统筹城乡工业发展,实施“集聚发展,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产业,二是统筹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水平。建设“兴业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打造兴业“品牌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

  强化资源合理配置理念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乡发展中,农村发展是“短腿”。因此,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资源配置,使优质的社会事业资源向农村倾斜,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一是构筑快捷县域道路网络。重点规划建设兴业环城公路、兴业山心至东津港二级公路等项目,全力推进通村硬化路建设,加快城乡交通设施一体化。二是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增强城区防洪能力和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三是加强公用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加快工业园区配套路网工程等设施建设,拓展城市框架。加快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改善人居环境。

  强化均衡发展理念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

  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均衡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从偏重城市的非均衡发展向城乡均衡发展转变,不断提升社会事业水平。一是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对全县13个镇的教育教学点进行科学布局,资源均衡共享。二是加快城乡卫生事业一体化进程。建立以县医院和镇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探索乡镇卫生院领办村级卫生所,进一步充实公共卫生的基础。三是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进程。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着力解决弱势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此外,还要加快城乡文化事业一体化进程。

  强化改革创新理念

  构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体系

  创新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动力之源。统筹城乡发展要有新突破,必须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机制。一是改革投融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融资新路子,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经营。二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实际居住地登记户籍的一体化户口管理制度。三是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和收益分配制度,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征地补偿方式。四是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整合救助资源,提高城乡救助水平;积极推行多形式、多层次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和社会保险制度。五是改革农村管理体制,按照“转变乡镇行政职能,减轻乡镇财政负担”的思路,不断拓展为基层服务的功能。

(作者系中共兴业县委副书记、石南镇党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