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2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祚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抓好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措施。对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态,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推进农业产业化

  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的重要途径。一要培植支柱产业。把扶贫开发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支柱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着力培育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农业支柱产业。二要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三要加强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搭建农民连接企业和市场的桥梁,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新时期扶贫开发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模式。一要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的水、路、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解决目前贫困地区尚有的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通讯难和用电难等问题。二要切实抓好基本农田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因自然灾害返贫现象的发生。三要继续抓好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按照山、水、林、田、路、电、气、房的要求综合配套,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努力改善移民安置户的生存发展环境。四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加大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力度,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

  增强脱贫致富本领

  新时期的扶贫开发,要继续将智力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扶持贫困群众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一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平等就学和完成学业。二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统筹力度,整合各部门培训资源,大力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有专长、有技能的产业工人,为扩大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就业创收能力创造条件。三要大力培育发展致富带头人。把培育、用好致富带头人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充分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使其真正成为贫困农村经济的“推进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

  积极实施旅游扶贫

  拓展增收渠道

  贫困地区多数位于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山区,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岩溶地貌、民族风情、革命遗址(迹)、边关风貌等景观等,对国内外众多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贫困地区的商品、信息、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带动相关产业及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进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因此,贫困地区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发展重点来抓,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搞好统筹规划,加大对旅游业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投入,通过制订一系列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外资兴办旅游业。同时,在开发旅游资源时,尽可能地让利于民,例如,将工程建设项目优先让有条件的当地村民来完成;在旅游产品经营上,采取措施让村民直接或间接参与经营,让群众在当地旅游发展中得到更多好处。

  严格扶贫资金管理

  凝聚扶贫开发合力

  扶贫资金的及时到位和高效使用,是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关键。新时期的扶贫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要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偏低、地方财政十分困难,资金短缺一直是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新时期的扶贫开发仍需加大国家对这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二要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定期对各类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查、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运行。三要加大扶贫资金统筹安排力度。根据当地扶贫开发特点,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整合各个归口部门的资金和技术,协调、集中各类扶贫和涉农资金捆绑使用,确保有限的扶贫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用。

  调动各方积极性

  构筑大扶贫工作格局

  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应注重调动多方面的力量,从过去仅依靠政府的单向投入转向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多方面的投入,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一要积极探索新的对口帮扶方式,拓展帮扶领域,扩大帮扶规模,提高帮扶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社会扶贫长效机制。继续坚持各级领导干部、部门开展定点扶贫和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贫困地区的方式。二要继续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采取政策支持、舆论宣传、荣誉激励等措施,激发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志愿者个人等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三要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努力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作者系中共凌云县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