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9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唐小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科学发展是“十二五”时期的主题,走科学发展之路,既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富民强区”跨越发展的战略举措。在全面总结“十一五”以来象山发展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建设旅游商贸物流强区”发展战略的实际,应坚持六个着力推进,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政策优势、借发优势,力求在促进科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区域发展驱动力。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推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今年,我区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共110项,计划投资56.53亿元。要继续推进已开工的滨江南路、南溪河综合治理、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建设步伐,全力推进阳江南路、万福东路和净瓶山公园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跟踪推进桂林橡胶机械厂、桂林三花股份有限公司等3个总投资过亿的工业技改项目,强力推进国家森林公园、桂林·东盟风情园、平山根雕奇石市场、华夏艺术大观园等带动力强的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桂青路改造工程、奇峰纸业道路、象山环卫垃圾收运系统等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推进崇信路红街商业街、象山商务酒店改扩建、金沙河物资仓储中心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要狠抓土地储备,切实做好辖区三大片区的控制性详规编制,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强化项目跟踪检查、协调服务和监督管理机制,着力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难题,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效。

    着力推进万福休闲旅游区建设,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市委、市政府把万福休闲旅游区开发作为“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大临桂新区“一主三辅两组团”工作层面,我们要把加快万福休闲旅游区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区之力推进建设步伐。要按照市政府批准的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突出“娱乐休闲区、户外旅游区、田园观光区、文化旅游区、旅游商贸服务区”五个功能分区,结合大临桂新区规划“一点三星”旅游产业格局,高起点做好万福休闲旅游区的规划编制;进一步创新强势招商、高效引资的思路和举措,高质量抓好招商、选商、引商工作;要积极整合区域内众多的休疗养院所资源,高速度抓好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华夏艺术大观园等在建项目;增加对旅游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高效率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高要求抓好投资环境和服务工作,确保实现“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标,努力打造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使之成为桂林旅游新亮点。

    着力推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坚持把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做大做强现代商贸服务业。积极推进百货大楼、梦之岛商厦、联达商业广场、国际旅游商品批发城、北斗商城、德天商业广场等现有商圈的业态优化和档次提升,培植一批商贸品牌龙头企业,提高向社会提供高文化品位、高增值服务、高精神享受的消费性服务能力。引进知名商贸企业,整合提升辖区服装服饰、餐饮娱乐、休闲超市、机电汽配、仓储物流、字画、根雕、奇石资源,不断扩大商圈规模,新建和改造一批星级宾馆、工艺品商场、建材市场,大力发展休闲娱乐和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服务业,拓展服务新领域和新业态,壮大商贸服务业规模,加快形成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的现代商贸格局。

    着力推进工业转型跨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经济。要适应城市产业“退二进三”需要,坚持拓展空间、挖潜改造、引进提升,推进工业企业“腾笼换鸟”,加快产业改造升级、转型跨越,做大做强做优工业。充分运用国家奖励扶持优惠政策,继续大力扶持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出口、提高效益。加大企业改革改制力度和科技投入力度,鼓励现有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组织实施漓泉啤酒、航天电子等一批重大技改工程,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实施大企业战略,以存量换增量,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外地企业对我区银海集团、威达公司等企业进行收购重组。加强工业招商,引进香港溢达集团等重大项目落户我区。结合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环保型、集约型的各类新兴产业,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技术产品。强力扶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扩充总量、壮大规模。通过挖潜、革新和引进多措并举,实现工业发展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耗能型向低碳型转变、低中技术型向高新技术型转变,实现工业转型发展新突破。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合理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科学发展的方向,也是一、二、三次产业之间形成合理产业结构要抓好的重点。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重点抓好桂阳公路沿线已建的无公害蔬菜基地、葛根、苗木花卉等基地生产,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依托城乡结合部的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庄、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扶持标准化、规模化特色养殖,抓好生猪、蛋鸭-鱼立体养殖等支柱养殖业的生产,走特色农业产业化路子,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

    着力推进老城疏解提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特色立城”、“特色建城”,围绕桂阳路和万福路两条主轴,实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实现城市拓展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按照完善功能、凸显特色、提升品位、优化环境的要求,规划建设城南汽车站,加快启动龙船坪、民族社区等棚户区试点改造项目,加大力度抓好环城南二路片区、中心片区、大风山片区改造,加快推进瓦窑村、崇信村“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八中路口、瓦窑口等城市道路重要节点改造提升。抓好桂阳公路沿线500米可视范围城乡风貌建筑改造。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现代服务业功能齐备的中心城区,提升城区整体形象和品味。 

(作者系象山区人民政府区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