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南丹县是我国西部资源大县,“十二五”开局之年,南丹县委书记徐钦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五年南丹县将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坚定实施以资源换产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致力于实现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资源大县遭遇发展瓶颈,新型工业化战略提振产业格局
新华社记者:南丹是有色金属资源大县,但也有人评价说,作为后发展地区,南丹是“坐拥金山讨饭吃”,正面临“肥水流往外人田”的尴尬境地。南丹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如何理解南丹县以资源换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战略?
徐钦恒:南丹县已探明有锡、锑、锌、铟、铅、铜、银、镉等20多种有色金属矿种,保有储量700多万吨,其中锡储量144万吨,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这样一组数据确实有力的说明南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资源大县。但是长期以来,南丹有色金属产业停留在生产初级产品上,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2008年暴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让南丹有色金属工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可以说,外间关于南丹“坐拥金山讨饭吃”的评价绝非毫无根据。
资源大县要实现向工业强县的转变,出路在哪里?这是摆在南丹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场大考。为此,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在战略上重新定位南丹有色产业发展方向,认识到南丹要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必须走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基于这种战略考虑,我们努力做到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
一、科学规划整合,努力提高资源保障水平。为使南丹县有色金属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近年来,我们在加大对现有矿山周边和深部探矿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原有已发现的矿床进行详细勘探,以增加资源储备。
二是强化综合利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有色金属产业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深加工,扭转以生产有色金属初级冶炼产品为主的产业格局,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目前,该县已形成以锌、锡、锑、铟、硫酸等为主要产品的特色产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产值连年攀升。努力推进战略重组。通过加快企业间的联合、兼并,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产业链的有效延伸,做到产销一体化管理,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三是加快特色园区建设,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以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为重点,加快要素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新型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建设,提升工业园区对产业的承载能力。
四是狠抓安全环保,优化发展环境。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抓好节能减排技改项目,做好重点耗能企业的降耗监管,强化重点领域节能减排。
经过几年的艰苦探索和发展,目前南丹县的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园区经济蓬勃发展,有色金属工业成为南丹县支柱产业,已初步形成了锑、铅、阳极锡、氧化锌、锑白、硫酸、高纯铟、七水硫酸锌、镉锭为主要产品的产业群体,产量大幅攀升,优势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地位举足轻重。
此外,河池·南丹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已初具规模。已有南丹县南方有色冶炼公司、南丹吉朗铟业公司、河池津泰资源再生有限公司、广西金山铟锗冶化公司、广西堂汉锌铟有限公司、南丹县新南星公司等企业进驻园区,产业承载平台进一步夯实。2010年3月被确定为自治区第一批重点产业园区,成为该批27个重点产业园区之一。
全县有色金属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值的90%以上,税收收入占全县税收总额的85%以上。
城乡风貌改造强力推进,古老县城面貌实现华丽蜕变
新华社记者:近年来,南丹县投入近8亿元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全力“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提出这一规划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城乡风貌改造目前成效如何?
徐钦恒:近年来,南丹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风貌规划落后、城市功能不完善,群众认为我县城乡风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称,强烈要求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
为此,我们通过对全县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地理生态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打造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的目标定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县城区风貌改造实现“六个统一”,乡镇试点村风貌改造“各具特色”。 努力实现了“两个提升”、“一个凸显”及“一个促进”。
“六个统一”是指,所有城区主街道房屋立面统一改造成具有地方传统民族特色的效果;所有城区人行道改造统一铺设高标准的花岗岩路面;所有城区主街道统一铺筑进口沥青油路;所有城区各种管线统一实现下地;所有城区主街道路灯统一安装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路灯,高层建筑、河道沿岸设计有亮丽多彩、动静结合的灯光效果;所有城区临街商铺的门头牌匾统一规范。
乡镇试点村风貌改造“各具特色”。如芒场镇巴平村下街屯围绕壮族特色,进行白墙、灰瓦、马头墙整体改造,结合穿屯而过的清水河,充分利用30亩水面,兴建荷花池、游泳池、凉亭,突出小桥流水风貌,并进行道路硬化、村屯绿化、亮化,打造山水园林旅游观光生态新农村,展现农业鱼米之乡的新风貌。
通过大力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南丹县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得到传承和发扬,民众居住条件和城市品位大大提升,凸显出了山水环境和生态园林的独特魅力。
挖掘古老民族文化,文化旅游节助推南丹旅游产业强势崛起
新华社记者:南丹即将举办举办“中国南丹·丹文化”旅游节,使“丹文化”旅游品牌的形象走进人们的视野,这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一个新探索。请问,南丹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哪些举措、效果如何?举办这次“丹文化”旅游节对推动南丹旅游业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徐钦恒:南丹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南丹以白裤瑶民族风情文化为特色,以争创“广西优秀旅游县”为目标,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一是打造农业特色旅游。我县农业受土地分散、总量少的限制,难以发展规模农业。我们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已成功打造了拉易桃花节、恩村油菜花节等农业旅游亮点。二是打造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品牌。2009年12月,我县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南丹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共吸引了2万多游客前来观光。首届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获得嘉宾、游客的高度称赞,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三是抓好城市建设促进旅游发展。通过城乡风貌改造,高品位、有特色的城区就是一个精品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南丹观光旅游。同时在旅游商品研发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年5月26日-28日,南丹将举办“中国南丹·丹文化旅游节”。旅游节主要内容包括举办大型开幕式暨文艺晚会、陀螺邀请赛、白裤瑶民俗风情游、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这次旅游节活动内容之多、规格之高、影响之远都要创南丹历史之最。通过举办高规格的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达到“展示魅力、扩大影响、树立品牌、带动发展”的目标,也就是要充分展示南丹独具魅力的“丹文化”,扩大南丹有色金属之乡、白裤瑶之乡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树立南丹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生态园林城良好的城市、人文、生态形象,打响全区一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南丹城市品牌。同时提升南丹城市旅游综合指数,加快推进创建广西优秀旅游县步伐,带动全县旅游、商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旅游产业成为实现“富民强县”的“助推器”。
科学发展民生为重,“十大工程”力保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新华社记者:民生和群众工作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对保障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南丹县在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有何新举措?
徐钦恒:我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让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2011年,南丹县将努力推进一大批重点民生工程。
一是城乡风貌改造的所有项目,如铜江公园改造、商贸中心、歌剧院等等。
二是推进建设一批为民办实事工程。包括医疗卫生保障惠民工程和社会保障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实施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提高对城乡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新建农村五保村,补助城镇保障性安居改造;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为农户提供农房政策性保险保障;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及文化惠农工程,大力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在全县行政村每月每村放映一场电影;实施生态惠民工程,支持通道绿化和村屯绿化等项目;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强农惠农补贴工程,对农民购置农机具进行补贴;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村“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实施强基惠农工程,推进土地整理项目,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屯级道路一批;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解困工程,年内解决2.5万人饮水安全困难问题;继续实施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水库移民新村建设工程,建设一批水库移民新村。努力做到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所以民众。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