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朝永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招商引资是优化资产和资金配置的重要活动,是拉动一个地区经济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前进的有力“引擎”,是扩大对外开放、强县富民的必由之路,对于贫困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加快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贫困地区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充分认识贫困地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的必要性

  从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必须走以资产换资金、以资源换资金、以土地换资金、以市场换资金的路子。近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通过引进外部资金和技术兴办了一批资源开发企业,有力带动经济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贫困地区由于发展基础差、经济总量小、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等困难和问题还较为突出,加之全国范围内区域竞争日益加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必须充分认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对于加大投资、扩大增量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招商引资方面有新动作、新实效,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同时,要看到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对西部贫困地区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增强,各级也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贫困地区招商引资有着很好机遇。要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早谋划、早行动,主动作为,开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招商引资新观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是思想观念的差距,这也是影响招商引资的最大障碍。不从根本上解放思想,不从真正意义上更新观念,就不可能实现招商引资大的突破与飞跃,就不可能推动经济的大发展。贫困地区既不缺优惠政策、也不缺机遇,缺的是发达地区那种敢于用足用活政策的理念和胆识,缺的是发达地区那种善于“招财进宝”的观念和环境,缺的是发达地区那种善于把握和运用政策、抓住机遇的智慧和能力,缺的是发达地区那种落实政策不折不扣、想方设法干成事业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要坚持“只要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财税收入的增长,有利于就业水平的提高”的“五个有利于”指导思想,树立“亲商安商富商”的新理念,树立“人家发财我发展”、“舍小利,求大利”等双赢意识,对招商引资提供最大开放、最大优惠、最大支持。 

  三、提高招商引资人员素质,实行专业化招商

  招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项目谈判成功率的高低。贫困地区招商引资人才稀缺,特别是招商引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招商引资的实际效果。从实践看,许多好的项目与贫困地区“失之交臂”,究其原因是由于引投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国际经济运行规则不够了解,缺少摸清投资方底细的信息和能力;二是缺乏让投资者了解引资方真实情况的能力和水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提高招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此,要注重加强招商队伍的建设,实行专业化招商。通过公开招聘、加强培训等措施,培养一支掌握融资策略、引资技术、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中有较强融资能力的招商干部队伍。围绕主导产业和地区招商的不同要求,组成招商小分队,把招商小分队打造成一支知内情、懂外情、能吃苦、善攻关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搭建开放平台

  从目前看,贫困地区招商方式明显滞后,招商引资工作还停留在政策性的、方向性的、概念性的层面,缺乏精细和深入。当今,招商工作呈现出向专业招商、向系统化招商、向产业倾斜式招商、向环境高地招商、向科技招商、向高质量项目招商、向园区集聚招商推进的态势。贫困地区要把握好这一态势,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手段和方式。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并广泛运用的方式有:团队招商、主题招商、中介机构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代理招商、专业小分队招商等。同时,要结合亲情吸引、人格吸引、政策吸引、成本吸引、资源吸引、市场吸引、环境吸引、配套吸引、人才吸引等方式做好招商引资。使招商引资工作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更加贴近投资合作双方的需要,确保招商引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作者系中共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