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2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蓝盛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产业园区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藤县通过抓好“四善”、提升“五力”,积极推进梧州市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下称中和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抓好“四善”,提高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的工作能力

  领导干部是产业园区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对园区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和集中区从抓“四善”即善学、善思、善言、善行着手,全面增强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

  善学就是善于学习。学习是做好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工作能力、履行好职责的重要途径。中和集中区通过召开例会进行日常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学习、实地培训学习、出外考察学习等方式,强化领导干部的学习,使他们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以科学的方法解决各种问题。

  善思就是善于思考。思考是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是提高理解能力、找到问题解决办法的重要过程。推动并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步伐,首先要在思考上下功夫,做到思而出新、思而深远。中和集中区的领导干部正是在认真分析思考全国各地陶瓷园区的模式和特点的基础上,确定独具特色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思路,使集中区建设得以顺利推进。

  善言就是善于建言。建言是认真负责做好工作的重要方式。每个产业园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上级领导和各级部门不一定完全了解某个园区的特殊性,很有必要做好向上汇报和建言,使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同时,园区的领导干部难以了解全部情况,干部职工们的建言就很有必要。中和集中区领导层积极营造建言的氛围,主动征求社会及干部群众的意见,使领导决策科学、工作顺利推进。

  善行就是善于行动。行动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前提,是促进决策落实的关键。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任务繁重,矛盾错综复杂,机遇稍纵即逝。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善于行动,以非常措施、非常力度推进工作,突破发展的瓶颈。中和集中区仅用48小时把平均泥浆厚度达60cm的2公里长的通往园区山顶的道路铺成硬化路,就是善行的事例之一。

  提升“五力”,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产业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提升“五力”,即意志力、战斗力、执行力、协同力、创新力,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吃苦耐劳的意志力。产业园区要突飞猛进发展,必须凭借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保持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积极应对每一个要克服的困难和要突破的障碍,下定决心,坚持到底。中和集中区建设过程中,领导带头放弃休息、休假,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苦干精神,以吃苦耐劳的意志力坚持在一线忘我地工作。

  克难攻坚的战斗力。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和职工,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战斗力克难攻坚、破解阻力。中和集中区通过加强学习培训,提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进而提升克难攻坚的战斗力,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加快推进集中区建设。

  立竿见影的执行力。产业园区能否抢抓机遇保持一定发展速度实现既定目标,决定于领导干部是否具备立竿见影的执行力。中和集中区建设工作任务繁重,领导干部对已形成的科学决策和工作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最快速度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做到不扯皮、不推诿、不等待、不依赖,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当天任务当天完成,使中和集中区建设快速推进。

  一呼百应的协同力。产业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诸多部门、诸多单位,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人不可能单独把事情做好,形成园区建设合力,提升园区建设速度,十分需要一呼百应的协同力。中和集中区的领导干部精诚团结、分工协作,理顺内部协调体系,使得干部职工通力协作,形成推进集中区建设的合力。

  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创新是时代永恒不变的要求,产业园区建设同样如此,不与时俱进,就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就面临淘汰的风险,就谈不上跨越发展。中和集中区的领导干部抓住当前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创新,提升创新力,在规划设计、发展模式、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绿色环保低能耗企业,在加快园区发展方式转变上迈出新步伐。

(作者系中共藤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淡定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