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5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黄高念 韦艳桃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德保县委书记谢德强认为,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在理解把握内涵要义上体现一个“全”字,在经济社会发展上体现一个“快”字,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瞄准一个“好”字,在工作贯彻落实上体现一个“实”字,在工作推动上体现一个“新”字,努力开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对德保来说,就是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努力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取得新突破,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保障改善民计民生上取得新突破,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全力实施“生态工业县、特色农业县、旅游文化县、山水宜居县、平安和谐县”五大发展战略,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努力创建幸福和谐新德保。

  谢德强说,“十一五”期间,德保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急剧扩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发展,转型跨越”和“工业强县,富民强农”之路,全力推进经济升级和城市转型,力争到2015年实现“四个翻番”、“三个新突破”,即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85亿元、15亿元、150亿元、11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五年累计突破3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当前,德保要在“做大、做优、做活、做靓、做实、做好”12个字上狠下功夫,着力抓好“六大工作”。

  一是把经济做大。深入实施“生态工业县”战略,打造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铝、锰、铜、酒四大产业,着力建设以铝产业为主的多元产业并驾齐驱的工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15年实现铝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和锰产业年产值35亿元目标。做好铜矿资源开发,打造广西最大的铜矿生产基地。壮大发展保健酒产业,打造保健酒基地,打响保健酒品牌。加快完善广西A类产业园区的德保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配套服务和承载能力,重点打造年产值50亿元以上企业1家、超亿元以上企业10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竹子、茴油等农副产品加工,培育农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林产品附加值。加大软环境建设,扶持、壮大非公有制经济。

  二是把农业做优。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县”战略和“两化一动一提高”工作规划,着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力争到2015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8亿元。在稳定粮食生产和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突出壮大发展烤烟、甘蔗、竹子、水果、八角以及畜禽养殖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依托玉宝养殖公司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以肉鸡养殖为主的畜牧养殖业,逐步建立“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林下养鸡特色产业,提高特色农业经济总量,力争到2015年出栏优质肉鸡突破1000万羽规模。

  三是把旅游做活。深入实施“旅游文化县”战略,突出矮马、苏铁、蛤蚧、茴油、马骨胡、红枫和云山鉴水等特色资源,以加入西部旅游联盟为契机,培育旅游精品线路。以红叶森林公园、响水瀑布、吉星岩景区为重点,打造山水生态旅游景区;以曼贝侬小西湖、老虎洞景区为重点,打造壮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全县文物设施的保护和维修,展示德保的灿烂文明,打造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红叶森林公园和鉴河流域风景区以及国家4A级景区工作,倾力打造山水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5年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亿元,占全县GDP的5%以上。

  四是把城建做靓。深化实施“山水宜居县”战略,坚持“以云山为核心、以鉴水为纽带”的发展思路,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把云山、鉴水这篇文章做活,力争到2015年城区面积扩大到1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38%,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9%,人口超过10万人,形成功能齐全、环境一流、独具特色的山水宜居城市。深化拓展“城乡清洁工程”,积极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五是把平安做好。深化实施“平安和谐县”战略,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建立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平安德保”等系列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创“广西平安建设先进县”。

  六是把民生做实。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落实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和机制创新,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扶贫开发力度,全力把民生工作做实,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icy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