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黔、郁、浔三江在市区交汇。全市辖26个乡镇,总面积4074平方公里,总人口180多万。“十二五”期间,桂平市将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健康城市化同步发展道路,建设成为山水之城、旅游之城、休闲之城、文化之城、创业之城。
一、坚持高起点定位,凸显城市特色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名片和文化的标志。城市特色取决于对城市的准确定位。桂平区位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深厚,自然景观秀丽,具备建成现代化城市的优越条件。桂平市山水特色全国少有,中心城区背靠西山,是全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道教圣地,三江环绕,形成“山在城中、城在山边、山在水中、水绕城市、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桂平总体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桂东南区域发展次中心城市、南国宗教文化山水旅游城市、西江黄金水道枢纽城市、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广西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力争到2015年建设成为中等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5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以上。远期到2020年建设成为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桂东南次中心城市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坚持高水平规划,丰富城市内涵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以规划统揽全局和指导实践,使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优化协调统一。桂平市坚持特色立城和显山露水的理念,高标准修编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全面启动乡镇规划,抓好村庄规划。在规划建设中注重融入桂平历史、文化、旅游等特色元素,做好“山水”特别是“水”的文章。加强视觉景观规划,对沿街立面乃至单体建筑,对旅游景区和沿江一带严格搞好规划控制。建立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充分展现桂平滨江山水宜居旅游城市的形象。同时,把握好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重大基础设施规划、民生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机衔接,做到既体现历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又符合时代潮流,汇聚现代气息,为城市品牌注入丰厚内涵。
三、坚持大手笔建设,拓展城市空间
建设与规划紧密相连,如果规划是出题目、列提纲,建设就是写文章、做填空。桂平要依托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服务好大通道建设,加快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柳州至肇庆快速铁路和梧州至贵港、桂平至来宾、荔浦至玉林、桂平至宾阳高速公路建设。新建一批二级及二级以上等级公路,加快形成水路、公路和铁路三大交通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衔接的西江黄金水道枢纽城市。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创新城建投融资机制。推进新区建设,统筹改善旧城风貌,不断完善功能配套,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重点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123456工程”:“1”是建设一个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火车站;“2”是建设宽郁江二桥和黔江二桥两座大桥;“3”是建设市政务中心、体育中心、休闲购物中心3个中心。“4”是建设江北新区堤路园、黔江南岸堤路园、郁江东堤路园、郁江西堤路园4个堤路园;“5”是建设江北新区、新岗新区、长安新区、郁江新区、黔江新区5个新区;“6”是建设迎宾大道、玉桂大道、蒙圩大道、金田大道、龙潭大道、长安大道6条大道。同时,继续抓好投资4亿元、扩建郁江东路、郁江西路、人民西路、中山大道、西山路和浔州路6条城区主干道以及投资1.93亿元的西山新山门建设。完成沿街沿路的建筑立面改造,实施高楼工程,体现滨江山水旅游城市特色。
四、坚持高效能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建设和管理是提升城市品位的关键环节。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干管分离”的改革思路,转变“政府包揽、垄断经营”的城市管理模式,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城市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市政设施维护、城市资产经营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建管分离的基础上,逐步实行管养分开。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加强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控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章建筑行为。深化城乡清洁工程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小街小巷、小区庭院和乡镇村屯拓展延伸,突出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数字桂平。
五、坚持产业化推动,支撑城市发展
产业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强大动力。要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化城镇化作为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强化工业的主导作用和城市的带动作用。一是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宗教文化山水旅游、建筑陶瓷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冶金和装备制造、休闲服装轻纺五大产业,培育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坚持土地向园区集约、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的原则,加快建设总面积35平方公里的以生物化工和机械制造为主体的长安工业集中区和龙门陶瓷工业集中区、木乐服装工业集中区、西山船舶修造工业集中区。二是积极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南国宗教文化山水旅游城市建设。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与各景区规划。充分整合旅游资源,建设和完善各类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力争把西山风景名胜区提升为5A级,把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白石山等景区建成4A级旅游景区,高标准建设大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紫荆垌心生态休闲旅游区等新兴旅游景区景点,深度开发大藤峡景区、白石山景区和北回归线标志公园,建设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博物馆。开展旅游强势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做好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工作,打响“华南佛都、天下奇城、天国故里”的旅游品牌,巩固拓展华南地区旅游市场。筹措旅游发展资金,组建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民间资本开发经营旅游项目。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三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广西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工业资源型、城郊消费型和旅游观光型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抓好罗秀米粉、社坡腐竹、麻垌荔枝、西山茶、黄沙鳖和金田淮山等特色农产品的基地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和品牌化建设,使特色农产品同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全国知名度。加强支撑现代农业的基础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城乡一体化。
六、坚持宜居化理念,建设生态城市
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要把宜居城市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保护好青山绿水,建设生态城市,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宜人的人居环境。大力保护主要旅游景区和主要林区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与文化融合的“三江六岸”生态网络,构建都市绿色生态廊道,打造居民喜爱、和谐舒适的滨水空间和绿色环境。加强耕地保护,集约集中用地。坚决淘汰和关闭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大幅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作者系中共桂平市委书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