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31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黄星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中共广西平南县委员会书记、平南县工业园区工委书记黄星荣

 

  “郡县治,天下安”。近年来,平南县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任务,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科学管理带动服务优化,以持续创新引领工作突破,重点在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培育产业,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上狠下功夫,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富民优先、产业振兴、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生态崛起的科学发展之路,增强经济综合实力、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科学发展思路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关键。加快县域经济要发展,要始终保持思想观念的开放和活力,在实际工作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要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将思想和观念的大解放,体现到我们平时的工作和具体行动中去,将贯彻中央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进一步开放思维,不要墨守陈规、怨天尤人,而要自觉地把发展作为主旋律,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要积极学习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和先进理念,破除自我束缚和条条框框限制,敢闯善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平南县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是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实施“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平南作为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战场,必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机遇;二是国家把经济工作的重心放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上,中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梯度转移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有利于平南扩大招商引资,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三是随着南宁-广州高速铁路、柳州-肇庆高速铁路和贵港-梧州高速公路、荔浦-铁山港高速公路、柳州-梧州高速公路建设运行,平南即将形成现代公路、水路、铁路三位一体、纵横连接广西各地、珠三角、大西南、内地和东盟广大地区的、放射性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对平南加快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极为有力的条件,拓展成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巨大。在重大机遇面前,平南如何进一步加大解放思想力度,更新观念,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是平南能否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关键。因此,在未来的发展思路和定位上,平南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加注重扶持壮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培育弘扬先进文化,努力创造新业绩和新经验。当前,平南县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根据县情实际,提出了大力实施“港工城一体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临江产业,大力培育港口、文化旅游等特色经济,促平南由泛珠三角经济圈的边缘变为接轨的前沿,争创中国西部百强县,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域的目标。这些战略构想的提出,符合平南的发展实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为了全县加快发展的共识,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力量。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以自己的资源禀赋作后盾,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要重视结合当地实际,利用自己特有的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必须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优支柱产业,夯实发展的强大产业支撑。做强五大产业,是平南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是加快新兴产业。发挥优势,做强传统工业;瞄准市场需求,做强新兴工业,培育新工业增长点,是发展县域产业的有效途径。做大做强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业,以桑蚕、香料和酿酒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业,以文化纸为龙头的制浆造纸业,以酒精下游产品和农药为龙头的化工业,以出口创汇为导向的竹木芒藤草工艺品编织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大力培育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做强现代农业。以建设“西江沿岸特色农业示范带”为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水产畜牧养殖和特种珍稀动物养殖,重点考虑培殖鳖(龟)王、蛇王、猴王、娃娃鱼王,通过雄森养殖业带动发展娃娃鱼、金钱龟、蛇类等特色养殖产业,引导规模集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以广西永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形成基地、养殖、生产、研发、旅游、观光一体化的产业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大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帮扶力度,大力发展规模种养业,抓好余甘果、三桂、仙珠、红心等较具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大力兴办农产品物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输项目,努力在农产品精深化加工、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上取得新突破。

  三是做强现代物流业。做强现代物流业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结合点,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此,一方面,加强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措施有: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铁路仓储、装卸、运输、包装、销售一体化经营;建设现代物流园区。以武林港和平南火车南站为依托,在镇隆镇、大安镇、武林镇之间规划建设一个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及与物流服务相关的保险、金融等功能于一体,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大型综合性现代物流基地。另一方面,加快引进现代物流项目。重点引进具有全国和海外运输直达能力、交易、结算、信息处理及加工能力的物流项目,引进能带动地区产业链发展的商贸专业市场及其物流配送中心,引进为工业企业承担产品销售、原辅材料采购等中间物流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引进为产业集群提供配套服务的信息服务、品牌展销、批发采购、连锁经营、中介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型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同时,制订扶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

  四是做强特色文化旅游业。文化旅游业是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发力点。平南县有着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平南建县已有1651年的历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秀丽优美的自然风光,如牛歌戏、大安镇校水柜习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平南县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文化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西诗词文化之乡”等美誉,加上鹏山风光,相思洲、畅岩怀古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平南发展文化旅游前景看好。下一步,要将重点推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坚持科学规划先行,抓好旅游资源挖掘、整合和提升,加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把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交通优势,与周边的武宣、金秀、桂平形成“平(南)武(宣)金(秀)桂(平)”旅游圈,加快与柳州、桂林大旅游圈对接,以此提升平南旅游发展的整体水平。以创建中国诗词文化之乡、中国牛歌戏之乡和广西书法之乡的“三乡”创建目标为抓手,努力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构建“全国文化名县”,促进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力促县域旅游产业与广西旅游带的衔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五是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是夯实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支撑必须着力抓好的工作。要加快建设生活用品市场、建材专业市场、农产品展示和批发市场、特色工业商品市场等大型专业市场;加快发展高档商业区和大型购物中心,着力打造商贸平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社区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建设一批文化服务业集聚区和社区配套服务中心,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

  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保障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

  加快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目标,必须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创业富民,一手抓社会稳定、创新管理,牢牢把握“五个着力点”,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要把加快发展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平南县是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大县,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42亿元,人均总量相当低。因此,当前,发展仍是平南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就能够为解决其他矛盾奠定坚实基础;而要解决好这个矛盾,就必须坚持加快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只有坚持科学发展,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才能解决诸多社会问题,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二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好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让人民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从而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十一五”期间,平南县共筹集资金21.69亿元投入改善民生事业,“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大力度,其中,2011年,筹集资金13.05亿元,全部用于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等为民办实事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投入的资金额度呈逐年增长的力度,进一步夯实了平南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

  三要把夯实基层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键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强班子、健全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服务优势,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近年来,平南县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推行了村干部“全责制”管理制度,通过“定编、定岗、定选、定聘、定责、定员、定薪、定养、定培、定制”等“十定”办法,大幅提高村干部工资标准,目前全县村干部工资待遇达1300元以上,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担负起了基层社会管理的领导核心责任,今年6月,平南县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层基础工作,大量信访问题在基层得到及时化解,打造了一支在问题面前,能靠得住、拉得出、化得了、稳得住的基层组织队伍。

  四要把健全体制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支撑。社会发展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必须根据新情况新变化,构建社会矛盾的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实行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安定有序运行。平南县探索创新制订了一系列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制度。如,加强宗派姓氏族派的管理和引导,平南县聘请政府的普法宣传员,调解基层矛盾纠纷,引导老百姓依法维权;加强流动人员、特殊人群的管理,出台了《平南县加强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实施方案》;同时,县财政加大投入,在公共场所重点、财、物场所实施天网工程到乡镇,尽最大可能把违法犯罪活动纳入政府监督管理视野,以快、准、狠打击犯罪,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五要把干部勤廉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保证。党风正才能民风好,领导干部作风好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保证。每个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把干部勤廉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保证。今年以来,平南县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实施办法(试行)》、《平南县关于完善定期汇报、交流、督查的工作制度(试行)》等制度,通过以制度管人,按规则办事,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发展。

  (作者系中共广西平南县委员会书记、平南县工业园区工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