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廖立勇
党的十六大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前行、赶超跨越的良好局面,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一个农业小县加快向循环经济强县转变。2002-2011年,富川地区生产总值由12.54亿元增长到40.11亿元,增长了2.2倍;财政收入由7518万元增长到3.37亿元,增长了3.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07元增加到1.64万元,增长了1.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88元增加到4483元,增长了2倍。作为离首府南宁最偏远,被称为广西“省尾”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富川,是怎样创造如此骄人的业绩?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富川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廖立勇。
记 者:请谈谈富川近十年是如何走出一条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的?
廖立勇:十年来,富川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县情,突出民族特色,坚持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城镇化发展主导方向,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成功探索出了从一个山区农业县加快向循环工业强县转变的科学发展之路,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着成就,实现了工业从“弱”到“强”,以华润火电厂、华润水泥厂和华润雪花啤酒厂为核心企业的自治区级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初具雏形,成为推动富川科学发展的巨大“引擎”;农业从“粗”到“精”,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品牌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转变,脐橙、烤烟、蔬菜和瘦肉型猪等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城镇从“小”到“大”,城乡风貌改造深入实施,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城镇品位进一步提升,彰显了民族特色,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
记 者:请谈谈富川如何发挥工业、农业优势,打造循环经济靓丽名片,着力推进县域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廖立勇:实施“生态立县、富民强县”发展战略是富川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统一和始终坚持的理念。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发表后,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我们更坚定了坚持这一发展战略的信心和使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富川将迎来重要的黄金发展期。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建设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和全国绿色食品基地,打造循环经济靓丽名片作为重大战略和主攻方向。在循环工业方面,要紧紧抓住广西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被批复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有利契机,积极引进华润五丰行、制药、怡宝矿泉水等企业入驻核心区,加快推进大唐、华能、中国风电等风电新能源项目建设,延伸扩展华润上下循环产业链,做强做大华润循环园区,为创建全国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奠定坚实基础。在生态农业方面,积极引进日本、港澳台等国际农业生产标准,坚持有机、生态、高端的区域农产品定位,全面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积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动生态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效益化发展。同时,我们还积极依托华润集团积极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央企支持新农村”、“央企产业扶贫”等新农村和贫困村建设,创新探索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文化与旅游等新的循环链的形成。
记 者:富川具有浓厚的瑶族文化底蕴,今后将如何更好地保护、挖掘和传承瑶族文化?
廖立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只有文化的东西才能永远保存下来。富川具有深厚的瑶族文化底蕴,像瑶族蝴蝶歌和瑶族长鼓舞就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川既有瑶族文化的精髓与内核,又有古道文化、状元文化的贯通,更有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交融。我们要结合瑶族是世界上走得最远的民族、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民族、是中国的吉普赛人等独特文化元素和特色,进一步保护开发、挖掘整理、传承提升富川独具特色和生命力的民俗、瑶绣、歌舞等瑶族传统文化,并通过瑶族歌舞剧、瑶族文化大观园、瑶族文化巡展和瑶族养生馆、状元博物馆、书院博物馆、古民居博物馆、古道博物馆等现代文化形态和载体,坚持走传统文化现代化、产业化、旅游化、市场化的“四化”道路,全力推进文化立县、文化彰县、文化强县,不断提升富川的核心竞争力和塑造开放包容的崭新形象。特别是,要紧紧抓住明年富川瑶族自治县成立30周年的重大历史契机,倾力打造一批民族文化精品,高标准办好一届民族风韵浓厚的文化县庆,为广西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记 者:富川南邻粤港澳,北连湘鄂中原富地,有着“三省通衢”和珠三角上风上水的独特区位优势,请谈谈富川今后如何加强与粤港澳和周边地区的合作?
廖立勇:实践已经证明,谁能创造和发挥好区位优势,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谁就能抓住机遇,赢得先机,加快发展。今后富川就是要借助和利用好南邻粤港澳、北连湘鄂中原富地、西接桂林国际旅游港,地处珠三角上风上水和“三省通衢”的独特区位优势,紧紧抓住桂粤湘更紧密合作和桂贺一体化建设的机遇,以循环工业园区、便捷通道经济、高端自驾车旅游和绿色健康养生基地为核心竞争力,加强招商项目库建设,加大专业化招商引资和内引外联力度,主动承接粤港澳、湖南和桂林等区域的市场、产业、资源和旅游的辐射,努力把富川打造成为粤港澳地区的高端“后花园”和“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力争把富川建设成为与粤港澳、湘鄂和桂林等区域合作的投资“洼地”和合作示范区。
记 者:今后十年,富川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实现赶超跨越?
廖立勇:今后十年,是富川实现科学发展的“黄金十年”。未来三到五年富川还要继续打基础、艰难爬坡,我们要继续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引领富川实现弯道超车、赶超跨越的制胜法宝,以“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饱满精神,按照贺州市第三次党代会为富川提出“打造成为广西循环工业强县、广西电力工业强县、广西特色优势农业强县和瑶乡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科学发展定位,以及自治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生态立县、富民强县”发展战略和“139”发展思路(即打造一个城镇群,建立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基地、中国瑶乡文化旅游目的地等三个基地,发展电力、建材、烟辅材料、食品加工、文化旅游、脐橙、烤烟、生猪和蔬菜等九大支柱产业),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循环发展、生态发展之路,坚持用作风之“长”来补发展之“短”,用精神之“强”来补条件之“差”,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化和健康养生产业化道路,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更加注重和谐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大为华润等大工业配套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的培育力度,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农业促进工业、工农业带动服务业的大循环发展格局,实现“提一(产)接二(产)连三(产)”和“三化”同步,加快推进幸福富川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瑶乡明珠”。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市市长郝玉松:做足“边”文章 打造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
“今年1月,自治区政府同意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合作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设立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靖西作为引领区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机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靖西市市长郝玉松23日称,靖西市将建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挖掘“边”的优势, 【详细】
合浦县委书记杨斌:打造滨海文化旅游强县
近年来,合浦围绕“汉郡合浦海丝明珠”发展定位,大力实施“旅游旺县”战略,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今后,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将合浦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文化旅游强县和海丝文化名城?记者对合浦县委书记杨斌进行了专访。 【详细】
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荔浦以开展“双创双促”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发展旅游业,进一步打响“神奇荔浦·‘芋’满天下”旅游品牌,今后,荔浦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加快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对荔浦市委书记陈代昌进行了专访。 【详细】
专访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融入大招商格局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邕宁区作为五象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之一,邕宁区委书记邓娟娟表示,要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比较优势,全力落实“三个攻坚突破年”任务,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促增长,保持城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中谱写邕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