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昌桂说:“地处广西北大门的全州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现有总人口82.9万,其中农业人口74万。如何实现占全县总人口89%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种植金槐产业就是一条可行的致富之路。”
“近年来,我们全州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金槐产业发展,将其连续列入全县“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发展规划。”蒋昌桂介绍。自2011年起,连续三年下发发展金槐产业意见,全州县累计投入1200多万元扶持奖励资金,对新种连片100亩以上金槐的农户给予大力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目前,全州县已发展金槐5万多亩,以销售为主,加工、旅游观光为辅的“产、加、销、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2012年,我县所产的槐米因为质优而备受商家青睐,收购价格持续保持在每公斤70元—90元之间,平均亩产值超万元,金槐产业正逐步成为我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金色产业’。”蒋昌桂说。
小林山村是全州县最早种植金槐的村庄之一,当地村民在县乡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发展高山地区金槐种植。当前,全村人均种植金槐12亩,年人均收入1.5万元,村民们依靠金槐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家家盖起了新楼房。
蒋昌桂介绍,金槐对于全州县来说是一种传统的特色资源,之所以说它“特”,是 因为它具有在全国都不可替代的地域特色资源优势。资料显示,世界上只有中国和巴西等少数国家生产槐米,而90%以上的槐米来自中国,中国槐米又以全州、湘南地区的品质最好。槐米主要用于药厂提取卢丁,据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专家鉴定,全州金槐卢丁含量达38%—41%,比湘南地区的高5%—8%,而北方槐树卢丁含量仅为8%—13%。专家预测,在未来20年内,槐米需求将逐年递增20%。目前国际市场每年需求量在1.5万吨以上,而全国槐米总产量仅有1万吨左右,市场缺口大。大力开发金槐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蒋昌桂说,下一步,全州县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力争用3年时间,引导农民新种金槐10万亩以上,使全县金槐总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到2020年,全县种植金槐达到50万亩以上,真正将全州打造成为“全国金槐之乡”,助推全县农民实现收入倍增。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靖西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今年以来,靖西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稳粮食、促增收、保安全”为工作主线,突出科技引领,夯实发展基础,挖掘生产潜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据初步统计,1~3月,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145元,同比增长12.8%。 【详细】
[江州区]地生“金元宝” 农民收入高
3月20日,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莲塘村安定屯蔬菜基地。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一台先进的农机从马铃薯地上驶过,一个个金灿灿的马铃薯犹如一个个金色的元宝,从地下“跳”了出来,铺满了整块地。一群农民朋友在农机后面捡收、装车……场面非常热闹,一派丰收景象。 【详细】
[扶绥县]力推现代农业促农民收入超万元
3月17日,记者在扶绥县渠黎镇笃帮村看到,该县“甜蜜之光”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项目正有序推进,项目区已完成一环一纵两横路网、皓月湖公园绿化、亲水步道、人行步道、观景亭及姑辽茶园、澳州坚果园等工程建设。这是该县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详细】
[田阳县]农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7392元
3月10日,笔者从田阳县统计部门了解到,2014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03.77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392元,同比增长13.7%,农民收入增速“跑赢”GDP。这一成绩,得益于该县不断强化惠农政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详细】
桂平市蒙圩镇:农业主打生态牌 农民收入增长快
春节期间,在桂平市蒙圩镇新合村的一处大棚采摘园里,人头攒动、生意火爆,开着小车、摩托车来这里采摘草莓、小蕃茄的游客一拨又一拨。管理人员介绍,尽管草莓每公斤售价60元,圣女果每公斤16元,但每天仍吸引数百人前来采摘 【详细】